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Java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3版·微课视频版)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

封面

作者:马俊、郭明超

页数:20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26138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课程设计”是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该课程通过一系列编程类实验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Java语法、基础包中的常用类和方法;针对编程问题,能够运用面向对象思维进行分析、设计和代码实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运用Java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来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本书共14章,内容包含本地Java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与云服务器(鲲鹏)开发环境的搭建、Java的基本语法练习、面向对象基本原理实践、输入输出流实验、多线程和数据集合的使用实验、基于云服务器的网络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程序设计、基于Java的商用密码算法实验等。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有意向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和研究生(云计算和大数据方向)。同时可供致力于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Java和云计算的读者参考。

本书特色

(1)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式的程序设计练习模式。
(2)引入云计算的实验模式,结合“华为智能基座”计划中有关程序设计和程序移植的内容,使用华为鲲鹏云服务计算机,给出具体实验素材和数据设计课程实验。
(3)结合国家商密算法设计实验,培养同学们使用Java国密算法。

目录

目录

第1章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与测试

1.1本地Java程序开发环境的搭建和测试

1.1.1下载JDK并安装

1.1.2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与运行

1.1.3下载并安装JDK演示实例

1.1.4访问并下载及解压Java API文档

1.2华为鲲鹏云服务器开发环境的搭建

1.2.1实验目的和实验规划

1.2.2购买云服务器

1.2.3环境登录验证

1.2.4在云服务器上编写和编译Java程序

1.2.5程序移植测试

第2章Java程序设计基础

2.1实验目的

2.2相关知识

2.3实验内容

2.3.1验证实验

2.3.2填空实验

2.3.3设计实验

第3章面向对象设计基础——抽象和封装

3.1实验目的

3.2相关知识

3.3实验内容

3.3.1验证实验

3.3.2填空实验

3.3.3设计实验

第4章面向对象设计基础——继承、多态和组合

4.1实验目的

4.2相关知识

4.3实验内容

4.3.1验证实验

4.3.2填空实验

4.3.3设计实验

第5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进阶

5.1实验目的

5.2相关知识

5.3实验内容

5.3.1验证实验

5.3.2填空实验

5.3.3设计实验

第6章异常处理、日志和核心工具类使用

6.1实验目的

6.2相关知识

6.3实验内容

6.3.1验证实验

6.3.2填空实验

6.3.3设计实验

第7章输入输出流程序设计基础

7.1实验目的

7.2相关知识

7.3实验内容

7.3.1验证实验

7.3.2填空实验

7.3.3设计实验

第8章多线程程序设计基础

8.1实验目的

8.2相关知识

8.3实验内容

8.3.1验证实验

8.3.2填空实验

8.3.3设计实验

第9章多线程程序设计进阶

9.1实验目的

9.2相关知识

9.3实验内容

9.3.1验证实验

9.3.2填空实验

9.3.3设计实验

第10章数据结构和集合类使用

10.1实验目的

10.2相关知识

10.3实验内容

10.3.1验证实验

10.3.2填空实验

10.3.3设计实验

第11章网络程序设计基础

11.1实验目的

11.2相关知识

11.3实验内容

11.3.1验证实验

11.3.2填空实验

11.3.3设计实验

第12章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

12.1实验目的

12.2相关知识

12.3实验内容

12.3.1验证实验

12.3.2填空实验

12.3.3设计实验

第13章国家商用密码算法Java实验

13.1实验目的

13.2相关知识

13.3实验内容

13.3.1SM4算法实验

13.3.2SM3算法实验

13.3.3SM2算法实验

第14章Web程序设计基础

14.1实验目的

14.2相关知识

14.3实验内容

14.3.1验证实验

14.3.2填空实验

14.3.3设计实验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Java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3版·微课视频版)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