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湖北新洲药用植物志

封面

作者:张南方,杨焰明,徐红胜,施秋林

页数:454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80888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志是新洲区第一部资料齐全、内容翔实、分类系统的地方性专著和中药工具书。本志系统记载和论述了新洲区野生、常见栽培植物或试引种成功的植物,共收载药用植物346种,介绍其形态、生境、分布、药用部位及药材名、采收加工、性味与归经、功能主治等内容,并附有原植物彩色图片和标本图片。本志图文并茂,具有地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等特点。本志可供中药植物研究、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及科普等领域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张南方,男,主任药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主持和参与省市科研课题5项,获得科技成果奖两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

本书特色

编写者根据多年该地区的植物志资料和大量的文献调查,加上作者近年的实地考察详情汇总编著而成。书中的每个药用植物的描述包括:药材名称,汉语拼音,英语名称,商品名,别名(药材的别名),基原(包括拉丁名,新洲区主产的品种),原植物(基原中收载的植物),药用部位、性味功能主治,单验方等,每种中药植物配有彩图和标本图,内容翔实,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也是新洲区第一部药用植物志,填补了新洲区历史上从未出版药用植物志的空白。

目录

一、多孔菌科……….0011.平盖灵芝…….001二、灰包科…………..0012.紫色马勃…….001三、木贼科…………..0023.节节草………..0024.笔管草………..003四、紫萁科…………..0045.紫萁…………..004五、海金沙科……….0066.海金沙………..006六、凤尾蕨科……….0077.井栏边草…….007七、金星蕨科……….0098.渐尖毛蕨…….009八、鳞毛蕨科……….0109.长尾复叶耳蕨…………………………………………….01010.贯众………….01111.齿头鳞毛蕨.012九、水龙骨科……….01312.有柄石韦…..01313.金鸡脚假瘤蕨…………………………………………..014十、银杏科…………..01514.银杏………….015十一、松科…………..01715.马尾松………017十二、柏科…………..01916.侧柏………….019十三、胡桃科……….02017.枫杨………….02018.化香树………021十四、杨柳科……….02319.垂柳………….023十五、桦木科……….02520.桤木………….025十六、壳斗科……….02621.栗…………….026十七、榆科…………..02722.朴树………….02723.榆树………….028十八、杜仲科……….03024.杜仲………….030十九、桑科…………..03125.构树………….03126.无花果………03227.葎草………….03328.桑…………….03429.构棘………….03630.柘…………….037二十、荨麻科……….03931.苎麻………….03932.悬铃叶苎麻.04033.糯米团………041二十一、蓼科……….04234.何首乌………04235.萹蓄………….04436.长箭叶蓼…..04537.水蓼………….046_x000c_38. 红蓼………… 04739. 杠板归…….. 04840. 刺蓼………… 04941. 虎杖………… 05042. 酸模………… 052二十二、商陆科……05343. 垂序商陆…. 053二十三、紫茉莉科..05444. 紫茉莉…….. 054二十四、马齿苋科..05545. 马齿苋…….. 05546. 土人参…….. 056二十五、石竹科……05847. 球序卷耳…. 05848. 瞿麦………… 05949. 蝇子草…….. 06050. 繁缕………… 061二十六、藜科……….06251. 藜…………… 06252. 土荆芥…….. 06353. 地肤………… 064二十七、苋科……….06554. 土牛膝…….. 06555. 喜旱莲子草06756. 刺苋………… 06857. 苋…………… 06958. 青葙………… 07059. 鸡冠花…….. 071二十八、木兰科……07260. 荷花玉兰…. 07261. 玉兰………… 073二十九、蜡梅科……07562. 蜡梅………… 075三十、樟科…………..07663. 樟…………… 07664. 山橿………… 077三十一、毛茛科……07965. 威灵仙…….. 07966. 小毛茛…….. 08067. 毛茛………… 08168. 天葵………… 082三十二、小檗科……08469. 南天竹…….. 084三十三、木通科……08570. 三叶木通…. 08571. 白木通…….. 086三十四、防己科……08772. 木防己…….. 08773. 千金藤…….. 088三十五、睡莲科……09074. 芡…………… 09075. 莲…………… 091三十六、三白草科..09276. 蕺菜………… 092三十七、马兜铃科..09477. 马兜铃…….. 09478. 寻骨风…….. 095三十八、猕猴桃科..09779. 中华猕猴桃097三十九、藤黄科……09880. 金丝桃…….. 09881. 地耳草…….. 099四十、罂粟科……….10182. 伏生紫堇…. 10183. 博落回…….. 102四十一、十字花科..10384. 荠…………… 10385. 独行菜…….. 10486. 风花菜…….. 10587. 萝卜………… 106四十二、金缕梅科..10788. 檵木………… 10789. 枫香树…….. 108四十三、景天科……110_x000c_90. 费菜………… 11091. 垂盆草…….. 111四十四、虎耳草科..11292. 溲疏………… 11293. 绣球………… 113四十五、蔷薇科……11494. 龙芽草…….. 11495. 桃…………… 11696. 野山楂…….. 11797. 枇杷………… 11898. 委陵菜…….. 12099. 三叶委陵菜121100. 蛇含委陵菜……………………………………………122101. 李………….. 123102. 火棘………. 124103. 月季花…… 125104. 金樱子…… 126105. 山莓………. 128106. 插田泡…… 129107. 地榆………. 130四十六、豆科……….131108. 合萌………. 131109. 合欢………. 132110. 紫荆………. 133111. 紫花野百合……………………………………………135112. 中南鱼藤..136113. 皂荚………. 137114. 长柄山蚂蝗……………………………………………138115. 苏木蓝…… 139116. 宜昌木蓝..140117. 鸡眼草…… 141118. 胡枝子…… 142119. 截叶铁扫帚……………………………………………144120. 细齿草木樨……………………………………………145121. 常春油麻藤……………………………………………146122. 野葛………. 147123. 甘葛藤…… 148124. 鹿藿………. 149125. 决明………. 150126. 苦参………. 151127. 槐………….. 153128. 白车轴草..154129. 绿豆………. 155130. 赤小豆…… 156131. 紫藤………. 157四十七、酢浆草科..158132. 酢浆草…… 158四十八、牻牛儿苗科……………………………………………160133. 野老鹳草..160四十九、大戟科……161134. 铁苋菜…… 161135. 泽漆………. 162136. 飞扬草…… 163137. 地锦草…… 165138. 通奶草…… 166139. 斑地锦…… 167140. 一叶萩…… 168141. 算盘子…… 169142. 白背叶…… 171143. 叶下珠…… 172144. 蓖麻………. 173145. 乌桕………. 174146. 油桐………. 175五十、芸香科……….177147. 柑橘………. 177148. 竹叶花椒..178149. 野花椒…… 179五十一、苦木科……180150. 臭椿………. 180五十二、楝科……….182151. 楝………….. 182152. 香椿………. 183五十三、漆树科……184153. 盐肤木…… 184_x000c_五十四、无患子科..186154. 无患子…… 186五十五、凤仙花科..187155. 凤仙花…… 187五十六、冬青科……189156. 刺叶冬青..189157. 冬青………. 190158. 枸骨………. 191五十七、卫矛科……193159. 白杜………. 193五十八、省沽油科..194160. 野鸦椿…… 194五十九、鼠李科……195161. 光枝勾儿茶……………………………………………195162. 马甲子…… 196163. 猫乳………. 197164. 冻绿………. 198165. 枣………….. 199六十、葡萄科……….201166. 蛇葡萄…… 201167. 白蔹………. 202168. 乌蔹莓…… 203169. 地锦………. 205170. 蘡薁………. 206六十一、锦葵科……208171. 咖啡黄葵..208172. 苘麻………. 209173. 蜀葵………. 210174. 木槿………. 211175. 白背黄花稔……………………………………………212六十二、椴树科……214176. 田麻………. 214177. 扁担杆…… 215六十三、梧桐科……216178. 梧桐………. 216六十四、瑞香科……217179. 芫花………. 217六十五、堇菜科……218180. 七星莲…… 218181. 犁头叶堇菜……………………………………………220182. 紫花地丁..221六十六、葫芦科……222183. 盒子草…… 222184. 冬瓜………. 223185. 南瓜………. 224186. 丝瓜………. 226187. 双边栝楼..227六十七、菱科……….229188. 菱………….. 229六十八、石榴科……231189. 石榴………. 231六十九、野牡丹科..232190. 金锦香…… 232七十、柳叶菜科……233191. 柳叶菜…… 233七十一、五加科……235192. 细柱五加..235193. 楤木………. 236194. 常春藤…… 238七十二、伞形科……239195. 旱芹………. 239196. 柴胡………. 240197. 积雪草…… 242198. 蛇床………. 243199. 芫荽………. 244200. 野胡萝卜..245201. 水芹………. 246202. 紫花前胡..247203. 变豆菜…… 249204. 窃衣………. 250七十三、杜鹃花科..251205. 杜鹃………. 251七十四、报春花科..252206. 星宿菜…… 252_x000c_七十五、柿科……….254207. 柿………….. 254七十六、安息香科..256208. 垂珠花…… 256七十七、山矾科……257209. 白檀………. 257七十八、木犀科……258210. 金钟花…… 258211. 迎春花…… 259212. 女贞………. 260213. 小蜡………. 262七十九、夹竹桃科..263214. 长春花…… 263215. 夹竹桃…… 264216. 络石………. 265八十、萝藦科……….266217. 柳叶白前..266218. 萝藦………. 267八十一、茜草科……269219. 猪殃殃…… 269220. 栀子………. 270221. 伞房花耳草……………………………………………271222. 白花蛇舌草……………………………………………272223. 鸡矢藤…… 273224. 茜草………. 274225. 六月雪…… 275八十二、旋花科……276226. 菟丝子…… 276227. 圆叶牵牛..278八十三、紫草科……279228. 附地菜…… 279八十四、马鞭草科..280229. 白棠子树..280230. 臭牡丹…… 281231. 马鞭草…… 282232. 单叶蔓荆..284233. 黄荆………. 285八十五、唇形科……286234. 风轮菜…… 286235. 灯笼草…… 288236. 海州香薷..289237. 活血丹…… 290238. 宝盖草…… 291239. 益母草…… 292240. 毛叶地瓜儿苗……………………………………….. 294241. 薄荷………. 295242. 石香薷…… 297243. 小鱼仙草..298244. 石荠苎…… 299245. 罗勒………. 300246. 牛至………. 302247. 紫苏………. 303248. 夏枯草…… 304249. 华鼠尾草..306250. 丹参………. 307251. 半枝莲…… 308252. 水苏………. 310八十六、茄科……….311253. 酸浆………. 311254. 枸杞………. 312255. 喀西茄…… 314256. 白英………. 315257. 龙葵………. 316258. 珊瑚樱…… 317八十七、玄参科……318259. 通泉草…… 318260. 阴行草…… 319261. 婆婆纳…… 321八十八、紫葳科……322262. 凌霄………. 322八十九、爵床科……324263. 九头狮子草……………………………………………324九十、车前科……….325264. 车前………. 325_x000c_265. 平车前…… 326九十一、忍冬科……328266. 菰腺忍冬..328267. 忍冬………. 329268. 接骨草…… 330九十二、败酱科……331269. 败酱………. 331九十三、桔梗科……333270. 沙参………. 333271. 半边莲…… 334272. 桔梗………. 335九十四、菊科……….336273. 香青………. 336274. 黄花蒿…… 337275. 艾………….. 339276. 茵陈蒿…… 340277. 野艾蒿…… 342278. 蒌蒿………. 343279. 全叶马兰..345280. 钻叶紫菀..346281. 三脉紫菀..347282. 茅苍术…… 348283. 婆婆针…… 349284. 鬼针草…… 350285. 烟管头草..351286. 鹅不食草..352287. 野菊………. 353288. 菊………….. 355289. 蓟………….. 356290. 刺儿菜…… 357291. 野茼蒿…… 359292. 鳢肠………. 360293. 一年蓬…… 361294. 林泽兰…… 362295. 菊三七…… 363296. 向日葵…… 364297. 泥胡菜…… 365298. 条叶旋覆花……………………………………………366299. 稻槎菜…… 367300. 翅果菊…… 368301. 鼠曲草…… 369302. 千里光…… 371303. 豨莶………. 372304. 一枝黄花..374305. 蒲公英…… 375306. 苍耳………. 376307. 黄鹌菜…… 378九十五、百合科……379308. 薤………….. 379309. 葱………….. 380310. 大蒜………. 381311. 韭………….. 382312. 天冬………. 384313. 萱草………. 385314. 卷丹………. 386315. 湖北麦冬..387316. 麦冬………. 388317. 多花黄精..389318. 绵枣儿…… 390319. 菝葜………. 391320. 老鸦瓣…… 393九十六、石蒜科……394321. 朱顶红…… 394322. 韭莲………. 395九十七、薯蓣科……395323. 黄独………. 395九十八、鸢尾科……397324. 射干………. 397325. 鸢尾………. 398九十九、鸭跖草科..399326. 鸭跖草…… 399327. 水竹叶…… 401一〇〇、禾本科……402328. 荩草………. 402_x000c_329. 雀麦………. 403330. 薏苡………. 404331. 白茅………. 405332. 芦苇………. 406333. 毛竹………. 408334. 狗尾草…… 409335. 玉蜀黍…… 410336. 菰………….. 411一〇一、棕榈科……412337. 棕榈………. 412一〇二、天南星科..414338. 菖蒲………. 414339. 石菖蒲………….

节选

新洲区是武汉市的远城区之一,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
岸,地处东经114°30′~115°5′,北纬30°35′~30°2′,东邻团风县,西接黄陂区,
南与洪山区隔江相望,北与红安县、麻城市毗邻交错。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岗与
河流呈“川”字形排列,俗称“一江(长江)、两湖(武湖、涨渡湖)、三河(举水河、
倒水河、沙河)、四岗(楼寨岗、叶顾岗、长岭岗、仓阳岗)”,为武汉东部“水路门
户”。1951年6月建立新洲县,隶属黄冈地区;1998年9月,撤县设区,仍以新洲命名,
新洲区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型城区。 区境以平原、岗地为主,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拔100~300米;中部岗
地、平原相间,海拔30~100米;西南部为滨江、滨湖平原和江湖水域,平原海拔在20米左右。举
水河、倒水河、沙河纵贯区境,南入长江;南部滨江一带有武湖、柴泊湖、陶家大湖、涨渡湖等湖群。 新洲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1962年,涨渡湖农场、龙王咀农场种植泽泻,总产量达20万斤;
1974年4月,徐古将军山成立药厂,种植杜仲、山茱萸、黄柏、红栀、银杏、桔梗、板蓝根、白术、
厚朴、菊花、党参等;旧街街团上村肖家凹建立了药材厂,种植银杏、杜仲、板蓝根、黄柏等。1981
年湖北省中药材公司在团上村试种野生药材白前、板蓝根成功。1983年3月开始在全村推广,125户
农户试种白前等十余种药材成功。仅白前单项总收入达18万余元,人均增收200余元。1987年1月,
团上村被省、县中药材公司共同确定为中药材试验科研生产基地,从此,团上村开始规模化的药材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逐步演变成特色产业,为新洲区的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
献,白前、射干、瞿麦、半枝莲、香薷、白花蛇舌草等中药材的种植已成规模,品质较优,部分品种
已成为道地药材。 到了20世纪,新洲域内东半区旧街、徐古等地种植白前约10000亩,香薷约600亩,半枝莲约
500亩,瞿麦500亩,射干约50亩,白花蛇舌草约60亩,年产值5000万元。三店、李集种植栝楼(瓜
蒌)约1000亩,产值近600万元,三店、李集栽培桃树约2000亩,桃胶产值达3000万元,另有水
域面积上万亩,莲子、芡实等中药材的种植初具规模,市场综合效益十分可观,中药材及深加工产品
年产值达7000万元。 除1970年新洲县卫生局组织全县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1984年新洲县药检所组织对部分中药品种
的资源普查外,近30年未对新洲区野生和家种中药资源进行普查;为进一步摸清全区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更好地发挥中药特色效用,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市
卫健委的要求,新洲区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湖北省第六批普查项目的工作。武汉市新洲区中
医医院为项目依托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对普查所需设施、设备进行配置,负责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II 湖北新洲药用植物志
负责药材样本的收集,负责项目验收和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的收集和总结。
本次中药资源普查于2020 年正式启动,普查队队员冒酷暑、战严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奋战,对新
洲区14 个样地进行勘察,对15 条市场药材样线进行了踏勘,对家种药材(含道地药材)进行现场走访
和入户调查,包括4 个街镇,10 家农户,4 个合作社。通过样地勘察,共发现野生药用植物106 科284
属346 种,其中重点品种145 个,一般品种 198个; 采集药材标本 63个,药材样品 63 个,种子样品15 个。
家种药材 4个,种植面积11000 余亩,道地药材和优良药材 4个,拍摄普查图片20000 余张。
本次中药资源普查初步调查了新洲区中药资源情况。近年来,因多种经济作物同步发展,人们种植
药材的积极性增加,加之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很多野生中药资源得到修复,如垂盆草、香薷、
桔梗、沙参、苍术、葛根、粉葛、金银花、山银花、金樱子、野山楂、仙鹤草、海金沙、夏枯草、野菊花、
蒲公英等。家种药材,如白前、半枝莲、射干、瞿麦、栝楼等成为道地药材和优良品种,品质疗效也得
到市场认可。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关于本志中提及的验方,在使用时应因人而异,需遵照医嘱,切勿擅自服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湖北新洲药用植物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2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