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侯远高等著
页数:302 页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110869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发展的代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伤害与艾滋病问题调研文集》讲述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推出《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书系》,首先是向社会各界表明一种心志: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学以致用并力求在实践中创新。实践创新必须正心诚意持之以恒慎终如始。其次是向学界汇报本团队前期应用研究的一些成果,旨在以文会友交流经验,凝聚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参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研究范式从社会发展史转向文化生态学的社会共识。
作者简介
侯远高,男,彝族,1965年1月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人。中央民族大学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总干事。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特聘教授,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协调委员会专业和教育类别组正式代表,美国国务院特邀国际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教学科研工作。已主持完成十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发表论著数十万字。
丁娥,女,回族,宁夏人,1981年1月1日出生。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发展研究室做研究助理。中央民族大学2008级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先后在云南红河及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天津市、广西贺州黄姚古镇、宁夏平罗县、吉林省延边、四川省凉山、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教育及文化建设问题。2005年参与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西部五省区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及艾滋病易感性”课题;2007年参加国家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一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现状调查研究课题。
本书特色
《发展的代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伤害与艾滋病问题调研文集》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综合篇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其后果第三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问题的社会文化分析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第五部分 政策分析与对策建议把政府行为逐渐转变为社会行为是毒品伤害控制的关键问题区域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性病艾滋病传播及防治工作现状调查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凉山彝族自治州性病艾滋病流行现状第二部分 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状况第三部分 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访谈报告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研究结论及讨论第三部分 部分典型个案访谈记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访谈报告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调查方法及过程第三部分 调研结论与讨论第四部分 建议第五部分 部分个案访谈记录云南省毒品伤害控制政策与实践调查报告第一部分 云南省毒品伤害状况与形势第二部分 云南省毒品伤害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伤害突出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 地方政府减缓毒品伤害的政策与法规第五部分 职能部门对减缓毒品伤害政策和法律的建议第六部分 国内外相关项目的简要介绍与评估第七部分 调研后的主要认识与体会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鸦片吸食问题研究——以拉祜族、哈尼族为例第一部分 调研背景第二部分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鸦片吸食现状第三部分 鸦片流行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 有关各方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第五部分 对策与建议第六部分 部分访谈记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萨阿代特社区中的艾滋病问题第一部分 萨阿代特社区背景概述第二部分 艾滋病的传入和蔓延第三部分 毒品和艾滋病的地方J}生知识第四部分 艾滋病的防与控第五部分 结语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疫情第三部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传播特点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第五部分 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第六部分 对策分析与政策建议湖南省民族地区艾滋病疫情形势与防控工作调研报告第一部分 引言第二部分 湖南省艾滋病疫情形势第三部分 艾滋病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特点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专题篇中国西部五省区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 背景第二部分 研究状况第三部分 西部五省区区域环境与族群社会文化背景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的基本类型、行为特点及其易感性表现第五部分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原因分析第六部分 少数民族校外青少年保护性因素分析第七部分 政策评估与建议弱势群体如何参与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6个乡镇致孤儿童统计分析报告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社区背景及调查过程第三部分 孤儿现状分析第四部分 孤儿致孤原因分析第五部分 结语基于语言、文化和传统的毒品伤害控制与青少年行为教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研究调查报告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校外青少年类型与特点第三部分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性因素分析第四部分 保护性因素分析第五部分 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障碍及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调研报告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校外青少年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第三部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校外青少年的行为特点第四部分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性因素分析第五部分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易感性保护性因素及挑战贵州省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研究调查报告第一部分 贵州省毒品伤害与艾滋病疫情第二部分 贵州省校外青少年特点与艾滋病易感性分析第三部分 对策建议云南省澜沧县傣族、哈尼族、拉祜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比较研究云南省德宏州景颇族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调研报告云南省城市社区校外青少年高危行为与艾滋病易感性研究导致少数民族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行为、心理及其根源——以凉山彝族外流人口为个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竹核社区校外青少年健康及艾滋病认知调查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第二部分 区域与族群社会文化背景第三部分 校外青少年状况第四部分 社区青少年健康及艾滋病认知状况第五部分 总结第六部分 建议后记
节选
《发展的代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伤害与艾滋病问题调研文集》讲述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推出《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书系》,首先是向社会各界表明一种心志: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必须学以致用并力求在实践中创新。实践创新必须正心诚意持之以恒慎终如始。其次是向学界汇报本团队前期应用研究的一些成果,旨在以文会友交流经验,凝聚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参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研究范式从社会发展史转向文化生态学的社会共识。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发展的代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毒品伤害与艾滋病问题调研文集)》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14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