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玉山之巅:琢磨世界的真实与想象

封面

作者:朱怡芳著

页数:555页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80820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上下两篇分设四章,采用相对论证的思路:一与五、二与六、三与七、四与八,拟从表述的逻辑和哲学联系中展开一种针对玉文化的时空对话。论述人们为何、怎样将真实存在过的玉文化不断加工成自古至今我们获知的历史信息——传世、出土的玉器以及大量与玉有关的文字记载,这些物质的、文本的信息构筑的玉文化历史对于后知者是”想象性”的。

作者简介

朱怡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设计与手工艺历史及理论研究,特别是手工艺伦理、玉石文化研究及创新设计。

李砚祖,江苏泰兴人。主要从事美术、装饰艺术及艺术设计的历史及理论、陶瓷艺术、中国画学的研究与教学。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井冈学者”。

本书特色

《玉山之巅:琢磨世界的真实与想象》突破了以往玉文化的研究视阈,体现了中国玉文化玉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思考和学术话语自信。研究立足万年中华玉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以两两呼应的相对论证方式,从有与无、古与今、内与外、问与答表述逻辑和哲学联系中展开了一种针对中国玉文化的时空对话。不但探讨了被误读的“玉”之本意和演变,还从多学科视角,以科学的统计、丰富的图像、生动的田野资料进行了想象性和批判性的分析。这部专著完善了玉文化学术、学理和实践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殷实的论据和有力的观点证明了:当代玉文化研究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的重要理论组成,玉文化代表的华夏文明特征和伦理道德贡献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旨的精神文明建设、美育教化等方面亦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录

上篇 真实的想象(遮蔽-意义)
第一章 误读的“玉”
第一节 基本假设和提问
一、构造的历史?叙事文本的真实性批判
二、“天书”是奇谈吗?《山海经》密码系统假设
第二节 “玉”之破解
一、此玉非彼玉:《山海经》密码系统及其意义
二、“玉”字厘析:基于统计和结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技术的原罪
节 治玉之“魅”
一、魅——技术原罪的遮蔽
二、祛魅与复魅——技术知识的相对显化
第二节 治玉原理与技术推想
一、经典技术原理:琢磨以治
二、玉器修补和改制中的伦理
三、遗失的治玉技术推想
第三节 治玉话语权的分化
一、玉石所有权的分化:从玉巫到
二、技艺话语权的分化:从玉巫到工匠
第四节 探索救赎之术
一、探索性的巫术救赎
二、批判性的“新宗教”救赎
第三章 可见的教化
节 宗教信仰中玉石文化的教化
一、中国道教的“神性”玉石
二、中国儒教的“德性”玉石
三、中国墨教的玉石批判与实践
四、佛教解脱之道中的宝玉石文化
第二节 玉石文化习惯和新的教化
一、“美物”独立与组合的历史
二、“魔力”的科学探索之路
第三节 “玉德”说的伦理学幻象与现实
一、《周礼》之幻象和“玉德”说的演绎
二、另一种“玉”的叙事文本与三教价值认知
第四章 共生的结界
节 以玉结界:环壁构筑的世界
一、结界的文化渊源
二、以玉结界的人类学依据
三、以玉结界的若干推想
第二节 平行宇宙:玉器时空维度说
一、有关具体性和永恒性
二、“人-地-天-道”的自相似法则
第三节 物象同构:异时空同宗源的玉文化
一、量子理论的文化学启示
二、中南美洲的玉文化宗源
三、以《山海经》为参照的异时空玉文化
四、异时空的物象同构
下篇 想象为真实(解蔽-存在)
第五章 异口同声的“玉”
节 方言和行话中的“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玉山之巅:琢磨世界的真实与想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