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研究

封面

作者:翟月玲著

页数:28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7714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我国职业教育公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数据统计、个案分析等方法阐释薄弱职业教育学校公私合作的背景、基本理论,分析薄弱职业教育学校公私合作过程中的供需矛盾、价值选择困境、资本困境,探寻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的根源,提出可行性法治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翟月玲 女,汉族,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法律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社科项目4项;参与第一最社科与立法项目2项,主持聊城市地方立法项目2项。获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法学会优秀成果奖2项;山东省省教育系统社科奖1项;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8项;获聊城大学教案优秀奖1项、课堂教学竞赛奖1项;获“十一五”本科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聊城大学三八红旗手1项;指导学生在全国第十七届“挑战杯”获国赛一等奖;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活动学术科技作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等。出版专著1部;在《学术界》《探索》《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公开发布论文20余篇;专家建议稿获习近平总书记批示1篇。

目录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厘定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问题厘定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理论工具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背景篇: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制度供给创新

一、侧目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

二、侧目职业教育供给制度创新改革

(一)职业教育制度供给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制度供给创新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三)意愿制度

(四)制度均衡与制度非均

(五)公私合作的制度供给创新

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地区不平衡不充足

(二)职业教育城乡不平衡不充足

(三)职业教育校际不平衡不充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理论篇: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理论研究

一、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二)公私合作办学体制

(三)学校产权

(四)股份制学校

(五)职业教育供求与职业教育供求均衡

三、办学体制与职业教育供求的一般关系

(一)单一办学体制与职业教育供求的关系

(二)多元化办学体制与职业教育供求的关系

四、职业教育的性质

(一)职业教育投资的成本

(二)职业教育投资的收益

(三)职业教育“产品”的供给

五、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核心问题”

(一)政府在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中的定位问题

(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三)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定位及转换问题

(四)国有资产的保值与教师人事变革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供给困境篇:优质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

一、职业教育单一供给与多元需求的矛盾

(一)职业教育需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二)优质职业教育需求多元化的主要表现

(三)职业教育需求多元化的根源

二、职业教育单一供给的弊端

(一)政府“单一供给”的低效率

(二)“单一供给”体制对“市场”的排斥

三、政府、社会和个人在职业教育供给中的责任

(一)职业教育多元化供给的必要性

(二)政府在职业教育供给中的责任

(三)社会和个人在职业教育供给中的责任

本章小结

第四章价值困境篇:我国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价值嬗变

一、政策的发展阶段

(一)初期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清理阶段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价值嬗变

(一)改制初期与发展阶段的政策价值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清理阶段:职业教育改制学校清理政策的单一公平价值取向

(三)制约职业教育制度对公平与效率最佳结合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资本困境篇: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实证分析

一、我国职业教育现行财政拨款制度实施分析

(一)拨款主体

(二)拨款额度

(三)拨款方式

(四)拨款使用

二、教育成本和政府财政拨款额度的数量差距

(一)中职学校差异比较

(二)高职院校差异比较

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

(一)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案例描述

(二)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充分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一)财政经费投入占整体办学经费比重过大

(二)学杂费与民办教育投入在经费收入的占比不合理

(三)多元化办学费用筹集力量不足

五、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二)职业院校的发展受地方经济制约

(三)政府对非热门专业扶持力度小

(四)无法反映教育成本差异,财政经费的利用效益低

(五)受传统教育观念制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模式篇:公私合作的个案分析

一、名校公私合作:X学校个案分析

(一)成效

(二)公办名校改制的优势

(三)关于名校公私合作的争论

二、职业教育公私合作:Y学校个案分析

(一)Y学校访谈录

(二)职业教育公私合作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三)薄弱学校改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三、股份制办学:新建Z学校改制个案分析

(一)资产投入多元化

(二)收益分配股份化

(三)管理机制现代化

(四)股份制办学带来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七章借鉴篇:域外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的经验启示

一、域外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模式

(一)外国职业教育公校私营模式

(二)域外职业教育私学公助模式

二、域外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的启示

(一)兼顾职业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

(二)域外职业教育资源补偿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根源篇: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探源

一、职业教育改制学校清理政策的错误假设

(一)关于职业教育腐败问题

(二)关于职业教育公平问题

(三)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四)关于职业教育乱收费问题

二、职业教育改制学校清理政策的盲目性

(一)没有对义务与非义务学校改制进行政策性区分

(二)清理政策没有区分城乡差异与地区差异

(三)清理政策没有区分重点学校改制与薄弱学校改制

三、政府清理改制学校的意识误区

(一)二元对立的公私学校区分误区

(二)对改制学校行政控制的主观欲望

(三)对公私合作学校的性质存在认识误区

四、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失败的关键因素剖析

(一)职业教育行政垄断

(二)政府和学校的自利性

(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问题法治性不足

(四)“重点”校和“城市”化取向的政策惯性

本章小结

第九章创新篇: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对策

一、确立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立法价值取向

二、确立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的基本原则

(一)确保职业教育“质”与“量”的同时,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工程

(二)职业教育“存量”保“均衡”,“增量”扩“优质”

(三)公办学校与非公办学校的“平等竞争”

(四)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三、明确职业教育公私合作补偿的立法机制

(一)立法打造高效互通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系统平台

(二)立法增加政府的投入,吸引多元投资

(三)完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立法

(四)确立职业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法治机制

(五)整合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信托模式

四、健全多元主体公私合作的学校产权立法

(一)明晰公私合作学校各类产权的归属

(二)通过立法清楚界定办学积累资产的归属权和收益权

(三)学校资产分类建账,探索科学管理的法治路径

(四)将公众有效参与提升到法律规制层面

五、完善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法律责任

(一)以职业教育立法为先导

(二)强化过程性评价机制

(三)强化问责机制

(四)强化过程性监管责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法治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