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国荣著,龚海燕译
页数:260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46499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展开,逐渐诞生了一系列具有经典意义的哲学文本,王阳明的《传习录》便是其中引入瞩目的一种。尽管《传习录》的篇幅不大,但它作为王阳明心学的重要载体,在明中叶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我们回顾近四百余年中国思想发展的历程时,总是不能不追溯到这部浓缩了王阳明心学精华的哲学典籍。作为理学的分支,王阳明心学的形成以理学的演变过程为其历史前提。要把握心学的理论内涵,便应当对理学衍化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作一简要的考察。杨国荣著的《走向良知–传习录与阳明心学》就是对这个考察的总结。
目录
第一章 理学的演变: 心学形成的历史前提
1、性即理及其他:形上本体的强化
2、陆九渊:心与理的紧张
3、徘徊于朱陆之间
1、性即理及其他:形上本体的强化
2、陆九渊:心与理的紧张
3、徘徊于朱陆之间
第二章 《传习录》与王阳明的心学
1、从《传习录》到《阳明全书》
2、心体的重建
3、心与物
4、作为德性的良知
5、群己之辨
6、致良知
7、知行合一
第三章 心学与晚明思想
1、泰州学派
2、童心说与个体原则
3、性体的回归
4、致良知说的展开
5、东林学派与心学
第四章 明清之际的心学
1、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2、个体与整体之辩
第五章 心学的近代回响
1、良知与个性
2、良知与直觉
3、心力与意欲
4、知行合一与性修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