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绍华编著
页数:199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21720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董绍华,高级工程师,1972年1月生,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与信息处处长,兼任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压力管道技术专家,北京石油学会石油与储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储运专业委员会完整性工作部副主任、中国腐蚀学会氢脆与应力腐蚀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中国区高级咨询专家,国际可靠性学会中国区专家。
研究方向为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管道运行维护技术、管道安全评价技术等,在国内率先引进并实施了管道完整性管理,并致力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推广工作,组建了国内最早的完整性管理机构,形成了管道检测、评估、修复为一体的多元化技术创新基地,主持开展了40余项研究工作,曾获部级奖励7项,出版专著3部,编制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30余部,获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EI收录10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管道四维技术与管理理论”。
相关资料
插图:3.4.2 危险液体管道系统的完整性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原油、成品油管道的完整性管理,但不局限于原油、成品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管道系统。本标准特别为管道管理部门提供已经实践证明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其专用于从一个清管装置到另一个清管装置之间的管道,但过程和方法应用于所有管道设施,包括管道站场、库区和分输设施。对于管道站场、库区和分输设施,本标准有明确的章节提供指南。本标准适用于个人和小组进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计划、执行和改进。典型的小组应包括工程师、运行操作人员、具有特定技能或经验的专家(腐蚀、内检测、管道保护工等)。本标准的使用者应熟悉管道安全规范,包括对管道管理部门的书面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进行初始评估和定期评估管道完整性等要求的熟悉。本标准框架及各部分简要内容如下:(1)初步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综合。确定对管道高影响区和其他地区潜在的完整性威胁的第一步是收集有关潜在危险的信息。管理部门进行初步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综合对于了解管道的状况并识别对管道完整性构成威胁的管段非常必要。进行风险评估所需的数据有:运行、维护、监督记录、管线设计、运行历史、失效模式和对特定管道的特定信息。对于刚刚开始完整性管理的管理部门,初步的数据收集应关注有限的几类数据,以便容易地识别出对完整性构成较大威胁的因素。本部分简要的介绍了在风险分析中有用的数据源和常用的数据单元及数据分析、综合方法。(2)初步风险评估。本部分是利用收集的数据进行管道系统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开始于系统、全面地找出对管道系统或设施完整性的潜在威胁。识别潜在危险不要局限于已知危险种类,还要去找新的风险。通过对前面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完整的评估,风险评估程序可以识别特定位置或状况的位置,或可能导致管道完整性降低的事故的组合事件或状况。风险评估的结果应该包括管道系统上最重要的风险的种类和位置。(3)制定初始评估计划。利用初步风险评估(或者是审查评估)的结果,可制定最重要风险和评估管线系统完整性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包含完整性评估方法(如内检测或者是水压试验)和在风险评估中识别的预防及降低风险的方法。对能够影响高影响区的管段,初始评估计划应包括对内检测技术、水压实验及其他评估管线完整性的方法,包括进行评估的时间表和选择所用方
本书特色
《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与实践》是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与实践》针对国内管道完整性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如何建立管道的完整性管理体系出发,全面阐述了国内外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及进展,就管道完整性管理立法和完整性管理标准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完整性管理体系建立的框架、技术、方法、内容,提出了完整性管理体系的质量控制、技术培训和管理审核等关键要素的具体方法,并对陕京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了总结。《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与实践》还以具体案例阐述了管道设计阶段实施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城市燎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应注重的要点,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最后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推广问题提出了见解。《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与实践》主要供管道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从事油气储运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