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页数:555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32009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稿为上海市“二轮志书”的一部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编纂,专门专业机构和专家具体承编,上限为1978年,下限为2011年,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相关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成就。
目录
《上海市志·教育分志》总序
《上海市志(1978-2010)》凡例
编纂说明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社区教育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市级管理指导机构
一、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
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处
三、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中心及办公室
第二节 区级管理指导机构
一、浦东新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一、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三、长宁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四、普陀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五、闸北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六、虹口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七、杨浦区创建学习型城区推进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八、黄浦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九、卢湾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静安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一、宝山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二、闵行区学习型城区创建领导小组
十三、嘉定区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十四、金山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
十五、松江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十六、青浦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十七、奉贤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八、崇明县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
第二章 办学网络
第一节 三级网络
一、区县社区学院
二、街镇社区学校
三、居村教学(学习)点
第二节 办学队伍
一、管理队伍
二、教师队伍
三、志愿者队伍
第三节 课程资源
一、市级社区教育课程
二、区级社区教育课程
三、课程资源评比
第四节 学习方式
一、课堂学习
二、团队学习
三、数字化学习
四、专题培训
五、其他形式学习
第三章 开展实验与创建示范
第一节 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实验街镇
一、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社区教育实验街镇
第二节 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示范街镇
一、社区教育示范区
二、社区教育示范街镇
第三节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一、管理与指导
二、设立
三、验收
第四节 学习型社区
一、创建活动
二、评估工作
三、创建成果
《上海市志(1978-2010)》凡例
编纂说明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社区教育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市级管理指导机构
一、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
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处
三、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中心及办公室
第二节 区级管理指导机构
一、浦东新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一、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三、长宁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四、普陀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五、闸北区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六、虹口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七、杨浦区创建学习型城区推进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八、黄浦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九、卢湾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静安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一、宝山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二、闵行区学习型城区创建领导小组
十三、嘉定区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十四、金山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
十五、松江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十六、青浦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十七、奉贤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十八、崇明县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
第二章 办学网络
第一节 三级网络
一、区县社区学院
二、街镇社区学校
三、居村教学(学习)点
第二节 办学队伍
一、管理队伍
二、教师队伍
三、志愿者队伍
第三节 课程资源
一、市级社区教育课程
二、区级社区教育课程
三、课程资源评比
第四节 学习方式
一、课堂学习
二、团队学习
三、数字化学习
四、专题培训
五、其他形式学习
第三章 开展实验与创建示范
第一节 社区教育实验区和实验街镇
一、社区教育实验区
二、社区教育实验街镇
第二节 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示范街镇
一、社区教育示范区
二、社区教育示范街镇
第三节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一、管理与指导
二、设立
三、验收
第四节 学习型社区
一、创建活动
二、评估工作
三、创建成果
第二篇 老年教育
第一章 学校老年教育
第一节 市级老年学校
一、上海市老干部大学
二、上海老年大学
……
第三篇 企业教育
第四篇 农村成人教育
第五篇 成人高等教育
第六篇 成人中等教育
第七篇 远程教育与开放教育
第八篇 自学考试
第九篇 民办非学历教育
第十篇 公共平台
第十一篇 行政管理
第十二篇 科学研究与学科点建设
第十三篇 人物
附录
索引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