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欧洲思想的危机(1680-1715)

封面

作者:(法)保罗·阿扎尔

页数:63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1002094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保罗·阿扎尔在本书中描述了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一段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思想变迁。这是一个从神法时代到自然法时代的转折,“曾几何时,大部分法国人的思想还是以博絮埃为参照的;但转瞬间,法国人就全效仿起了伏尔泰:这分明是一场革命”。
通过研究1680—1715年间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伟大思想流派,作者用一幅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画卷,向我们展现了旧制度下各种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矛盾冲突又无比激烈的思想理念的群像,由此,也让我们领略到一出一直延续到今日且尚未落幕的伟大剧作。
本书叙述清晰透彻,记录了当时许多重要人物——如皮埃尔·贝尔、理查·西蒙、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洛克、芬乃伦等——的生平与个性,并以娴熟的手法还原了这个“转承时代”中的万千动态,再现了历史中的这场“思想的危机”——这场危机并非抽象的概念之争,而是一个个鲜活个体之间复杂的较量。
从一定程度上说,本书是一部当代欧洲的起源史。

作者简介

保罗??阿扎尔(Paul Hazard,1878—1944),法国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1925年起任法兰西公学院比较文学教授,1940年当选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代表作《欧洲思想的危机(1680—1715)》,其他重要作品有《18世纪的欧洲思想,从孟德斯鸠到莱辛》等。
译者简介:
方颂华,南京大学法国文学硕士,自1999年起翻译、合译著作十余部,主要译作有《伯里克利》《自由》《梅西埃与卡米耶》《沉默的战斗》《感谢这一刻》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人文学科学保罗??阿扎尔用一副纷杂广阔的画卷,向我们描绘了当时各种思想、各种人物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象,让我们领略到一出一直延续到今日并永不落幕的伟大剧作,那就是人类的命运。

目录

前 言

第一卷 巨大的心理变化

第一章 从稳固到运动

第二章 从古代到近代

第三章 从南方到北方

第四章 异 端

第五章 皮埃尔??贝尔

第二卷 与传统信仰的斗争

第一章 理性主义者

第二章 对神迹的否定:彗星、神谕和巫师

第三章 理查??西蒙和最经的评注

第四章 博絮埃和他的斗争

第五章 莱布尼茨和教会联盟的失败

第三卷 重建的尝试

第一章 洛克的经验主义

第二章 自然神论和自然宗教

第三章 自然法

第四章 社会道德

第五章 地上的幸福

第六章 科学与进步

第七章 追求新的人类典范

第四章 想象和情感的价值

第一章 无诗年代

第二章 生活中的如花风情

第三章 笑与泪:歌剧的胜利

第四章 国家、大众与本能

第五章 不安的心理学、情感的美学、实体的形而上学和新科学

第六章 狂热的灵魂

结语

索引

节选

我们能清楚认识到的,就是我们不仅无法从古代史中获取真相,而且连获取真相所必需的工具和方法都没有。古代人采用什么计量标准?他们如何计数?总归要先知道这些,才能斗胆去谈他们生活的真实面貌啊,否则的话,我们注定永远得不到精准的事实,我们所谈的只能是空中楼阁。这种忧虑开始在各种学术会议上被人表达出来,比如说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士院的会议。确实,这种会议的与会者不会缺少学识,也不会缺乏诚意,但他们缺可靠的方法。人们苦苦寻觅,人们不断怀疑,想要了解真相的欲望却一直得不到满足;人们最终能得到的,只是一种可悲的智慧,那就是他们明白了,其实自己什么也不明白。  算了,世俗的历史我们暂且不谈了;让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唯一的信史吧,那就是上帝默示的历史。分析这段历史,情况会变得清楚明了。自创世开始到耶稣基督降生,当中经过了4004年(如果一定要取整数的话,那就是4000年)。在第129年,大地上的居民开始迅猛增长,罪恶的行为也不断增多。第1656年,发生了大洪水;第1757年,人们尝试建造巴别塔。亚伯拉罕受神谕的时间是在第2083年。神赐给摩西律法发生在亚伯拉罕受神谕后的第430年,即大洪水结束后的第856年,在这同一年,希伯来人离开了埃及。因为每件大事的时间都清晰确凿,博絮埃在创作他那部气度不凡的《世界史叙说》时,会发现各个时代都自然而然地完成了时间定位;在一排庄严雄伟、彼此协调的廊柱下,延伸着一条通向弥赛亚的康庄大道。能走上这样一条大道真是惬意舒心,多少纯朴真诚之人从此一生充实,时常能找到纪念敬拜的机会,最经上记载的各种值得追怀之事,他们不仅能知道年份,还能精确到月份,精确到日期。信徒只要打开祈祷书,便可对一切了然于胸:2月18日,在我主耶稣诞生前第2304年的这一天,诺亚把1只鸽子放出了方舟;3月10日,是耶稣得知拉撒路患病的日子;3月21日,耶稣咒诅无花果树;8月20日,在世界纪元930年的这一天,第一个人亚当去世了……  这条路看似安全可靠,但年代学认为这只是天真的轻信。  年代学看起来只是门不起眼的学科,它对学生确实有用,能培养他们博闻强记的能力,帮他们避免一些张冠李戴的荒唐错误。但这是一门枯燥呆板的学问;它仿佛是具瘦骨嶙峋的身体,只见骨头看不到肉。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烈地意识到,人类的历史档案是混乱无序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年代学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这门学科也逐渐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它变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甚至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科学。人们将其称作研究时间和时代的学问;“水手在大海上航行时有航海学提供规则和指引,他才不会在长途航行中迷失方向,同样,有了年代学,我们才能安全可靠地在古代这片辽阔而晦暗的疆域里畅游”。这确实是一场长途航行,因为要游历过去的一个又一个世纪,探访消失的一个又一个民族!尽管年代学的规则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归纳,但在实践运用中已经形成:不论什么样的文章,究竟是伪是真,年代学不会根据写作者的权威性来判断,它看的是算术上的逻辑;文章究竟用什么语言写成,不论是法语、拉丁语还是希腊语、希伯来语,对它来说都不重要;文章的来源、行文的风格.也不在它考虑范围之内;一篇文章究竟是外行之作,还是神圣的杰作,对它来说只与一种属性有关,这种属性就是计算;年代学只认一样东西,那就是计算上一定要精确。这些审查真伪、验证历史账目的专家们,他们在图书馆里钻研各类书籍,细细查阅,反复比较,干着不讨好但表面上也不得罪人的苦差事。然而这就是他们的乐趣,这就是他们的爱好:要么是搞清楚某些事发生的具体时间,要么是加加减减地验证年份。他们会因为意见不合而高声争辩;外界俗世中的人偶尔听到他们的争论时,只能付诸一笑:这些学究们真是无聊。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欧洲思想的危机(1680-1715)》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