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天6分钟 视力恢复术

封面

作者:(日)清水六观

页数:160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742055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现代人因过度用眼、长期观看电子屏幕而引发视力下降、绿内障、老花眼、头痛在内的多种眼部问题,详细介绍了眼部的按摩方法和步骤。就内容而言。本书首先阐述了眼部结构以及眼部问题的相关原理,其次详细讲解了“眼压复位”按摩方法的具体步骤,最后为读者提供日常生活习惯的建议,从而保证眼部的持续健康状态。本书作者创造的一系列视力改善方法,能够为读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践指导,从而缓和现代读者用眼过度而造成的眼部问题。

作者简介

[日] 清水六观
骨骼矫正专家、形体矫正诊所所长 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根据自己的理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形体矫正方法。
40 多年以来,他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骨骼矫正技术逐步开发出一系列的美容项目。凭借其高超的技术,他的诊所成了很多知名模特和演员在上镜前做“瘦脸矫正”的地方。
来诊所的患者治疗结束后都感觉自己的视力变好了,进行视力检测后,很多人视力都提高了0.2 以上。此外,他的治疗方法由于能够有效抑制青光眼而为人们口口相传,“眼压复位”按摩方法也被各类杂志广泛报道。
著有畅销书《只用一根带子就能瘦脸》等,致力于帮助读者打造美丽和健康的身体。

本书特色

★来自拥有40多年经验的日本骨骼矫正专家、形体矫正诊所所长的神奇视力恢复按摩操。
★不用药、不开刀, 1天6分钟,0成本视力恢复按摩操!
★通过手掌按摩调整眼压,缓解视疲劳、改善近视、提高视力,以及延缓老花眼,预防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10个改善眼睛状态新习惯和10个护眼新习惯,从生活习惯、护眼好物、身体姿态、锻炼方法等多方面,全方位守护眼睛健康。
★页面排版、色调都经过精心设计,尽可能减轻眼睛负担,让你轻松阅读。

目录

部分目录

第1章 调整眼压可以改善各种眼部问题

什么是眼压……002

眼睛中流淌着“透明的血液”……008

眼压复位可以改善视力模糊、提高视力,

还能预防可怕的青光眼……011

眼压复位的效果令医生都大吃一惊……013

缓解睫状体的过度紧张有助于提高视力……017

青光眼在古希腊也被认定为“劲敌”,

为什么青光眼如此棘手……021

“手掌自我护理”的三大优势——随时、安心、舒适……025

准备按摩1享受大脑充满α波的幸福放松时刻吧

颞骨放松法……028

准备按摩2有效消除黑眼圈,让双眼炯炯有神

额骨放松法……030

准备按摩3有效放松紧绷的头皮

颅骨放松法……032

第2章 利用“眼压复位”,舒舒服服地放松头部

颅骨作为眼睛的容器,并不是一整块骨头……036

黑眼圈和眼神涣散都与颅骨僵硬有关……041

手掌是最佳的治疗工具……046

记住这3件事,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按摩让你的眼睛重获新生……049

基础按摩1拥有梦寐以求的小脸,消除法令纹——颧骨放松法……052

基础按摩2美容效果强大,远离青光眼和近视眼——眼窝放松法……054

基础按摩3让眼睛看上去更大,提高视力,让鼻梁更挺拔——鼻骨放松法……056

如何提高按摩效果,避免无效按摩……058

无论什么时间、身在何处,都可以做的眼部自我护理……062

第3章 10 个能够改善眼睛状态的新习惯

善用人体本能,轻而易举地改善眼睛干涩和视力模糊……066

新习惯1 眼睛与文字保持适当距离……068

近视的罪魁祸首不是“遗传”,而是“不良姿势”

新习惯2 小憩1 分钟……071

世界一流企业都在使用的“自我休息法”,让眼睛和大脑都得到充分放松

新习惯3 用“气”的力量温暖眼睛……074

让我们用体内最强大的“气场”来改善眼疲劳吧

新习惯4 有意识地眨眼睛……077

快速摆脱“眼干燥症”!尝试一下现在立刻就能做的眨眼练习吧

新习惯5 远近交替用眼训练……080

就如通过深蹲锻炼腰腿肌肉一样,眼部肌肉也需要时常锻炼

新习惯6 佩戴平光眼镜,防尘护眼……083

年过六十也没有老花眼!只要用心呵护,你的眼睛就不会辜负你

新习惯7 将电脑屏幕抬高至与眼睛齐平……086

办公姿势不对,脖子负重更多

新习惯8 适当地晒晒太阳……089

研究表明,阳光可以抑制近视的进展速度

新习惯9 通过跳绳或轻度运动,加速眼部血液流动……091

向容易血液循环不畅的眼周轻松地输送新鲜氧气的方法

新习惯10 不过度沉迷于锻炼肌肉……094

过度锻炼,可能会造成视力越来越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天6分钟 视力恢复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