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下编)

封面

作者:厉以宁

页数:91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1000459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对罗马共和国盛期到拜占庭帝国灭亡期间的社会经济变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作者的一系列观点。分为上、下两编,共十章。上编“从共和到帝制”,从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盛期到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灭亡;下编“东方与西方之间”,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61年拜占庭帝国全境被奥斯曼帝国征服。 作者厉以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作者简介

  厉以宁,汉族,江苏仪征人,1930年11月22日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留校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还担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等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著作有:《论加尔布雷思的制度经济学说》、《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目录

序言
前言

上编 从共和到帝制
第一章 罗马共和国盛期的经济
第一节 从王政时代转入共和时代
一、王政时代
二、贵族联合执政下的共和制度
三、贵族和平民两个等级的冲突
第二节 共和国盛期的奴隶制经济
一、共和国版图的扩大
二、奴隶的供给和使用
三、奴隶制和小农经济并存
第三节 共和国盛期的城市
一、城市工商业
二、城市自治制度
第四节 奴隶起义对共和国政治经济的影响
一、奴隶起义
二、土地问题
三、兵制改革
第二章 走向帝国时代
第一节 共和制的危机
一、兵制改革的继续
二、罗马公民权授予范围的扩大
三、贵族和平民斗争的激化
四、斯巴达卡斯起义
五、恺撒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独裁制的确立
一、恺撒去世和罗马的政治危机
二、独裁统治的制度化
三、从共和时代转向帝国时代的经济根源
第三节 奥古斯都振兴经济的政策
一、行政体系的重建
二、社会矛盾的逐步缓解
三、工商业的振兴
四、奥古斯都的晚年和元首继承问题
第三章 罗马帝国盛期的经济
……

下编 东方与西方之间

引用书刊索引

后记

节选

  《罗马-拜占庭经济史》:  意大利经过200年的斗争终于逐渐得到了罗马公民权。这对于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结构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罗马公民权授予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全意大利统一国家的出现。罗马共和国经过多年扩张,已经把地中海沿岸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如上所述,在授予意大利人公民权之前,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基地依旧是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地区,范围仅限于意大利中部一些地区。而授予意大利人以罗马公民权,意味着共和国的统治基地已扩大到整个意大利半岛。意大利境内那些尚未取得自治市地位的城市,在罗马公民权扩大的同时也获得了自治市地位。自治市由于有自己的法律并有自己的行政官员,享有较大的自由。而意大利境内的这些城市的自治市地位,是意大利依靠流血的战争从罗马人那里赢得的,所以不同于意大利以外其他地区的城市所得到的类似的地位。这就使得意大利人特别珍惜这一成果。相形之下,通过这场战争,罗马城已不再是一个城邦而成为意大利的首都了,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罗马人都为这种变化高兴,因为从此意大利人将会涌入罗马城,分享本来只属于罗马人的优惠待遇。  问题并不仅限于此。当只有罗马城的居民享有罗马公民权时,由于地域不大,公民可以出席公民会议,可以参加投票。而罗马公民权扩大到罗马城以外的许多地方时,那里距罗马城太远,获得罗马公民权的人根本无法参加大会,他们只有名义上的参政权,实际上行使不了这种权利,而仅仅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同罗马城人在社会地位方面一样了。“这也意味着罗马公民权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罗马城作为一个城邦,可以实行像公民会议这样古老的直接民主制。罗马公民权的扩大,“标志着城邦制的灭亡。”虽然得到了罗马公民权的意大利人绝大多数无法参加罗马公民会议,但他们仍有可能参加地方的政治会议,因此城市自治制度对他们格外重要。这也表明罗马已经成为若干个自治城市(加上行省)组成的国家。  至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居民,还不包括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之内。西西里是一个行省,撒丁岛和科西嘉省是另一个行省(撒丁尼亚省)。行省居民原先的社会地位就低于意大利半岛上的居民,罗马公民权扩大到意大利人之后,西西里省和撒丁尼亚省居民的社会地位没有改善。  其次,得到罗马公民权的意大利人中,不仅有贫富之分,也有贵族平民之别。既然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已经同罗马人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利益。意大利各地的富人、贵族、大田庄主便同罗马的富人、贵族、大田庄主站在一起,而意大利的穷人、平民、无土地者也就同罗马的穷人、平民、无土地者结成了有着相同经济利益的阵营。在整个意大利,包括罗马城在内,逐渐地只分富人和穷人、贵族和平民,基本上不再区分谁是罗马人,谁是意大利人。  再次,当意大利人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以后,意大利半岛上的各个城市同罗马城的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于人们对政治的态度上。过去只有罗马城的人才享有公民权,他们对共和制和民主权利的珍惜使得他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对自由的一种同样的爱,对暴政的一种同样的憎恨所鼓舞。”共和政体之所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同罗马城的公民们对共和制的拥护有直接的关系。而在罗马公民权扩大后,这时,意大利的“每一个城市便表明了它自己的特色,表现了它所关心的特殊利益,表现了它对某一个强大的保护者的依赖。”关心各个城市自身的特殊利益胜过了对罗马共和国的关心,而对“强大的保护者的依赖”,则很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共和制的危机也就会随之而来。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罗马-拜占庭经济史(上下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1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