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雷蒙德?利维(RaymondA.L
页数:85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2914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一组临床研究人员给出的关于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需求显著增加。本书证明了使用心理动力学方法治疗心理问题的效果,讨论了研究人员和治疗师使用特定心理疗法治疗特定心理疾病的效果。
在过去的50年里,心理治疗领域出现了多种治疗方法。本书用大量证据有力地支持了个性化医疗的观点,为支持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范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一本颇具开创性的著作。
作者简介
[美]雷蒙德·利维,博士,是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助理教授,在马萨诸塞州立医院的精神科任教。利维博士创立了“父亲”项目,教父亲抚养健康孩子的关键技巧。2012年6月,因他在这个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他被邀请前往白宫参加“变革先锋”父亲节会议。
[美]斯图尔特·阿布隆,博士,是哈佛医学院副教授,马萨诸塞州立医院精神病学儿童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主任,著有三本书。他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主题演讲者之一,曾做过SXSW、NATCON和TedX的演讲,在学术领域的世界顶级主题演讲者榜单中排名第五,用一种非常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具有挑战性的行为。
[德]霍斯特·凯歇勒,是一名德国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心理疗法研究员,也是柏林国际精神分析大学(IPU)的高级教授。他曾担任心理治疗研究协会主席、乌尔姆大学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诊所的医学主任。他以提倡以经验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研究而闻名,其关于精神分析疗法的教科书已经被翻译成十二种语言。
本书特色
专家推荐
精神分析诞生120年,早已开始从传统到循证的过渡,这本书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浓缩证据。精神分析师们殚精竭虑的实验设计、一丝不苟的执行过程和对结果的精妙解读,让人有立于磐石之上的稳定感,还能享受智力运用到极致的美感。更加迷人的是,精神分析师们在做分析的同时,能够分裂出另一个自我,冷峻地审视分析性自我的一言一行,这本身就是健康人格能够呈现的壮美的风景……精神分析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爱的学问,循证的方向会使我们爱得更加清醒、踏实,而不会也不可以打扰爱的完整与神圣。
曾奇峰
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证实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有效,读者还会从中学习到很多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治疗的实际操作,也会从中掌握或了解有关精神分析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从中学到独具特色的精神分析的研究设计、方法、工具等,因此,这是一本无论对临床工作者还是对科学研究者来说都大有裨益的重要参考书。
李晓驷
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临床心理学主任医师
任何对精神分析治疗的科学知识感兴趣的人都能从阅读本书中获益。更重要的是,精神分析治疗师在读完这本书后,会学到一些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的实用知识。
约翰·奥尔巴克,《精神分析心理学》2014 年第31卷第2期
在当今竞争激烈、金钱驱动的心理健康市场上,本书对心理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及时和实质性的贡献,有力地重申了心理动力学的力量、相关性、生命力和价值。本书不仅详细阐述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研究的发展现状,而且为研究生、精神科住院医生和好奇的外行人介绍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斯蒂芬·戴蒙德,《心理学评论》2012 年第 57 卷第50期
本书有助于终结一个危险的谣传。这个谣传就是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没有效果,或者委婉地说,没有办法证明该疗法在治疗心理障碍中的功效……正是心理动力学这一疗法,常常在其他一切治疗失败后,成为唯一能够帮助患者获得“解救”的心理治疗手段。
由利维医学博士、阿布隆医学博士和凯歇勒医学博士编著的这本书,优雅、漂亮地向读者展示了这一临床事实背后的科学基础。本书各章由业界领军人物撰写,概述了现阶段我们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工作原理和适用人群的理解和把握。专家们还就在进行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时,研究患者行为反应和神经反应的尖端技术和方法进行了预估。这些最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有望使我们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是如何产生更好疗效的,获得耳目一新的认识。
罗伯特·瓦尔丁格
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
马萨诸塞州立医院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和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引言(一) 1
引言(二) 11
第一部分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研究:过程、结果和大脑
1 评论:短程和长程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研究——最新研究现状 19
2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功效 27
3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疗效:首个元分析的证据和讨论 49
4 慕尼黑心理治疗研究:必须都有奖励吗? 75
5 赫尔辛基心理治疗研究:短程和长程心理治疗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用性 99
6 抑郁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证据基础 127
7 焦虑障碍的循证心理动力学治疗:综述 155
8 移情焦点治疗和其他心理疗法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实验性证据的更新和概述 181
9 治疗后将发生什么:结构改变会是远期疗效的一个预测因子吗? 219
第二部分 心理治疗的神经生物学
10 评论:心理治疗的神经生物学——现状和未来的方向 241
11 心理动力学概念和治疗的神经模型: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意义 249
12 即将到来的分子水平的抑郁障碍心理治疗? 283
13 心理治疗增加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大脑中血清素受体的数量 301
14 边缘型人格障碍中情绪、认知和依恋的神经因素及其临床含义 309
15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331
16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基础:内隐的情绪性学习 347
17 心理治疗关系和 E.M.P.A.T.H.Y的神经生物学:生物标志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367
18 心理治疗和技术的衔接: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研究 391
19 心理治疗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407
第三部分 理论、技术和过程
20 评论: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研究时代的到来 437
21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研究中的过程和结果:需要一种较新的研究模式 447
22 治疗联盟研究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指南 467
23 PQS对心理治疗研究的贡献 493
24 依恋理论和研究:对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意义 519
25 三种性格类型中防御解释的准确性 541
26 移情工作何时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中有用——实证研究综述 581
第四部分 个案研究
27 个案研究:德国样本案例 Amalia X 609
28 通则性和个别性研究方法结合用于个案研究 631
29 采用 PQS对一次精神分析的剖析:Amalia X,第 152 次治疗 661
30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研究中十种不同的结果测量工具 685
31 实证信息充分的人格障碍临床访谈 717
32 《人格组织的结构化访谈》(STIPO):一种评估人格病理严重程度和变化的工具 741
第五部分 附录
PQS编码手册 769
CPQ编码手册 795
手册化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介 819
手册化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清单 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