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勤家
页数:18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1000853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史著作,它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道教的起源与演变,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
目录
第一节 宗教共同之点
第二节 神仙之观念
第二章 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
第三章 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
第四章 道之名义与其演变
第一节 子思《中庸》、宋儒朱子所说之道
第二节 张衡《灵宪》、《广雅》、《列子》及宋儒周子所说之道
第三节 道家之所谓道
第四节 道经之所谓道
第五章 道教以前之信仰
第一节 古代之巫祝史
第二节 秦汉之方士
第六章 道教之形成
第一节 于吉太平道及张角
第二节 《太平清领书》与《太平经》之关系
第三节 张陵天师道及孙恩
第四节 张天师世系考
第五节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
第六节 茅山道与武当道
第七章 道教之神
第一节 天地间之神
第二节 人身中之神
第三节 洞天福地
第八章 道教之方术
第一节 符箓祈禳禁劾诸术
第二节 守庚申
第三节 房中行跷变化
第九章 道教之修养
第一节 内丹
第二节 存思
第三节 导引沐浴
第四节 服食烧炼
第十章 道教之规律
第一节 传受
第二节 赏善罚恶
第三节 斋戒及清规
第四节 诵持
第十一章 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
第十二章 道佛二教之相排
第十三章 唐宋两朝之道教
第十四章 道教之流传海外
第一节 新罗之花郎
第二节 日本之山伏
第三节 真腊之八思及其他
第十五章 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
第二节 道教经典之编纂
第三节 元代之焚经
第十六章 道教之分派
第十七章 明清时代之道教
第十八章 现在之《道藏》与《辑要》
第十九章 官观及道徒
第二十章 结论
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国道教史》——读傅勤家《中国道教史》
节选
《中国道教史》: 道教实源于道家,及古代以来方士神仙之说,其先皆托于老子。惟自道教因与佛教对抗之后,遂别造起源之说。今据《魏书·释老志》曰:“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千变万化,有德不德,随感应物,厥迹无常。授轩辕于峨媚,教帝喾于牧德,大禹闻长生之诀,尹喜受道德之旨。至于丹书紫字,升玄飞步之经,玉石金光,妙有灵洞之说,如此之人,不可胜纪。其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所以秦皇汉武,甘心不息。灵帝置华盖于灌龙,设坛场而为礼。及张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大行,齐祠跪拜,各成法道。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诸神,咸所统摄。又称劫数,颇类佛经。其延康、龙汉、赤明、开皇之属,皆其名也。及其劫终,称天地俱坏。其书多有禁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故好异者往往而尊事之。”此犹谓道教原出老子也。然观葛洪《神仙传》云:“自伏羲至三代,显名道士,世世有之。其老子盖得道尤精者也。内实自然,欲正定本末,当以史传为据,并仙经秘文,以相参会。其他俗说,文多虚妄,其后道士私有增益,非真文也。著《道德》三篇,尹喜行其道。至汉窦太后好黄老言,孝文帝及外戚诸窦,皆令读之。故庄周之徒,以老子为宗。”其语意视老子甚为淡漠,仅称为庄周之宗,绝不认为道教之起源。道家与道教由此而分判,开道教之先者,必为驾乎老子之上者矣。故葛洪《枕中书》云:“昔二仪未分,溟津鸿濛,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滓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狱,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中心之上,名日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俱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气,号日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官。当此之时,二气咀椋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与天地相毕。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日元阳父。又生九光元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天皇受号十三头,后生地皇,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各治三万六千岁。于今所传三皇天文,是此所宣,故能召诸天上大圣及地下神灵,无所不制。故天真皇人,三天真王,驾九龙之舆是也。次得八帝,大庭氏、庖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等是其苗裔也。今治五岳。”《隋书·经籍志》云:“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转共承受,世人莫之豫也。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气,自然而有,非所造为,亦与天尊常在不灭。天地不坏,则蕴而莫传,劫运若开,其文自见,凡八字,尽道体之奥,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难诸天仙,不能省视。天尊之开劫也,乃命天真皇人改啭天音,而辩析之,自天真以下至于诸仙,展转节级,以次相授,诸仙得之,始授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