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新安
页数:40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18391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特别天气和生态平衡的不可逆破坏,造成自然灾害频发,必须得到全人类重视。2020年9月以来,总书记先后在联合国大会、气候雄心峰会等国际会议上,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宣示。这是统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共赢的重大战略,需要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治理,需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自然资源管理考虑的重点方向,是能源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及自然资源综合治理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本书站位自然资源视角,以系统的观念,用自然资源经济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探讨“碳中和”问题。从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流程考虑碳源与碳汇问题,统筹考虑资源、能源、空间及其所决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以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为重点设置编写框架,围绕碳源、碳汇、应对、技术、经济、市场以及空间结构、能源结构、资源结构等系统开展研究编写。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内容是自然资源在碳中和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是自然资源和碳中和的理论体系。第三章主要讲自然资源促进碳中和的形势和战略方向。第四章至第九章分别从陆地碳汇、海洋碳汇、CCS和地质工程碳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等方面撰写了自然资源领域促进碳中和的任务。第十章主要是促进碳中和的政策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
《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编写组
主 编 张新安
副主编 高 兵 邓 锋 姚 霖 刘伯恩
周 璞 范振林 强海洋 宋 猛
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朋林 王心一 任喜洋 苏子龙
李杏茹 张君宇 张 惠 孟 冬
南锡康 侯华丽 秦 静 郭冬艳
目录
第一章 自然资源与碳达峰碳中和理论体系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第二节 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碳循环
第四节 自然资源与全球碳平衡的科学机理
第五节 碳达峰碳中和经济学理论
第六节 自然资源与新自然经济理论
第二章 自然资源领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形势和战略
第一节 自然资源领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形势
第二节 自然资源领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成效与挑战
第三节 自然资源领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框架
第四节 自然资源领域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能源结构优化与减碳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能源趋势与需求预测
第二节 传统化石能源转型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结构优化
第四节 金属能源迎来发展
第五节 配套支撑能源结构优化
第四章 陆地生态系统与碳汇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第二节 森林碳汇
第三节 农田碳汇
第四节 草地碳汇
第五节 湿地碳汇
第六节 土壤碳汇
第五章 海洋生态系统与碳汇
第一节 海洋生态系统碳汇
第二节 滨海湿地碳汇
第三节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
第四节 大洋生态系统碳汇
第六章 新领域负排放技术
第一节 碳捕集与封存
第二节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第三节 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
第四节 直接空气捕集
第五节 岩溶碳汇
第六节 矿物碳汇
第七节 海洋增强风化作用
第七章 国土空间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
第一节 构建绿色低碳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二节 创新城镇化绿色发展模式
第三节 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空间布局
第四节 推进蓝色国土空间立体化利用和碳汇能力建设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碳达峰碳中和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结构与碳达峰碳中和
第二节 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与碳达峰碳中和
第三节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碳达峰碳中和
第四节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碳中和
第九章 碳达峰碳中和决策支撑体系
第一节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第二节 生态碳汇权属权益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第三节 自然资源技术标准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第四节 自然资源经济政策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第五节 自然资源基础研究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附录1 IPCC报告中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附录2 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治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