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滕星 主编
页数:66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01314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教科书,本书全面而简洁概括了教育人类学学科。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的主题为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阐释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概念和认知;第二篇为理论和方法,阐述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流派、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成果;第三篇为文化和教育,涉及人的发展与教育、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多民族学校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地方性知识与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问题;第四篇为族群与教育,涉及社会分层、族群流动、族群差异、认同、学业成就、原住民教育和流动人口教育等主题;第五篇为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主要涉及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作者简介
滕星,1953年生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际教师教育协会(WFATE)常务理事。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民族教育研究》学术期刊主编。1994-1995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富布赖特高访学者。曾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并担任项目负责人、专家或顾问。先后主持十多项国内外教育人类学重要课题。 1980年代以来,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中国首套“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50余本;主编多部学科教材;并出版个人学术著作多部。其中,主编的《民族教育学通论》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是当今非常广泛引用的民族教育学类教材;主编的《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出版的学术专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曾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二等奖;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获第六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本书特色
这是目前体例最完备的教育人类学教材,体现了当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适合用为大学本科高年级以及研究生入门用。
目录
第一篇 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社会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研究
第三节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诸要素
第二章 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渊源
第二节 英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篇 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进化论学派
第二节 文化传播论学派
第三节 结构功能学派
第四节 文化相对论学派
第五节 文化与人格学派
第四章 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
第一节 哲学教育人类学学派
第二节 文化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学派
第五章 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进入田野点之前的准备
第二节 田野调查
第三节 民族志撰写
第四节 教育人类学理论建构
第六章 国内外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第一节 国外学校教育的微观民族志研究
第二节 国外学校教育的宏观民族志研究
第三节 国外学校教育民族志新趋势
第四节 国内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
……
第三篇 文化与教育
第四篇 族群与教育
第五篇 教育人类学的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