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卫民著
页数:249 页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8074753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的社会根源是怎样导致美国一步步走入金融危机的? 在崇尚自由的美国社会中,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又是起着什么样的角色? 金融危机又是怎样从有着强大金融系统的发达国家传导至金融体系欠缺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会对高速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平缓的发达国家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国经济又有着怎样的困惑? 金融危机又是如何从虚拟经济走向实体经济的,又有哪些实体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呢?、 中小型企业,职场人士,学生,创业者、普通投资者又如何能走出这场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之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呢? 本书荟萃了众多全球商界领袖谈世界经济的精彩观点,诸如:索罗斯、巴菲特、史蒂芬•罗奇,罗杰斯、埃德蒙•菲尔普斯、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保罗•克鲁格曼。林毅夫、张五常、郎成平、马云、柳传志等,他们或从亲身经历,或从宏观背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他们或从历史经验或从理论分析,对金融危机的整体趋势进行了预测,对我们上面所谈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生动中又不失理论水准的解答。
作者简介
吴卫民,财经观察家,与众不同的经济问题思考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家宏观经济研究工作,长期跟踪国际与国内经济热点。
相关资料
第一篇华尔街飓风——全球商界领袖直击华尔街金融风暴第一章雷曼兄弟破产:直面金融海啸经济上的“珍珠港事件”一家拥有158年历史的投行——雷曼兄弟,在短短五天就倒掉了。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这样说道:这是一次经济上的“珍珠港事件”。巴菲特批评国会在采取金融救援行动上的迟缓:这个经济体就好比一个患上心脏病的伟大的运动员,现在心脏骤停了。如今不应该浪费时间去讨论对错,而应赶紧让他苏醒过来。在政府拒绝救命、收购退路全断之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最终决定,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申请得到批准之后,雷曼兄弟控股公可将在破产法庭监督下走上重组之路。这也将是继垃圾债券专门公司德崇证券商品公司1990年破产之后美国金融界最大的一宗破产案。2008年9月14日夜间,也就是雷曼公司宣布破产的前夜,在曼哈顿《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第七大道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总部门口,不少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员工携带着纸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杆箱走出大楼,更有一些人低声哭泣,相互拥抱道别。大楼对面,各电视台的直播车排成一排。也正是这一天,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了时下最热门的一句话: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终于倒掉了。在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2008年9月15日上午提交的破产申请里显示,雷曼兄弟现有总计6130亿美元的负债,而其总资产为6390亿美元。有超过10万个债权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团(c)和纽约银行梅隆公司(BK),后者是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大约1380亿美元的高级债券的契约受托人。6000多亿美元的债务使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倒闭构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在这个金融与资讯全球化同步表达的时代: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后,全球的央行做出了惊恐的反应;全球股市作出了暴跌的回应。2008年9月16日,中国内地投资者刚刚度过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就眼睁睁看着A股在盘中一度砸穿2000点。香港恒生指数则在一天内狂降1000多点。为缓解雷曼兄弟破产可能导致的市场流动性紧缺,美联储在2008年9月14日晚即宣布出台一系列扩大流动性的新措施,包括扩大金融机构从美联储贷款的抵押品范围以及将部分贷款拍卖的频率,从每两周一次提高到每周一次。2008年9月15日,美国前总统布什表示,昨晚和今天早上他与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进行了商讨,美国政府决定采取一
目录
节选
《谁都逃不开的金融危机》荟萃了众多全球商界领袖谈世界经济的精彩观点,诸如:索罗斯、巴菲特、史蒂芬·罗奇,罗杰斯、埃德蒙·菲尔普斯、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保罗·克鲁格曼。林毅夫、张五常、郎成平、马云、柳传志等,他们或从亲身经历,或从宏观背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他们或从历史经验或从理论分析,对金融危机的整体趋势进行了预测,对我们上面所谈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生动中又不失理论水准的解答。美国经济出现问题的社会根源是怎样导致美国一步步走入金融危机的?在崇尚自由的美国社会中,政府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又是起着什么样的角色?金融危机又是怎样从有着强大金融系统的发达国家传导至金融体系欠缺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会对高速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平缓的发达国家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国经济又有着怎样的困惑?金融危机又是如何从虚拟经济走向实体经济的,又有哪些实体经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呢?、中小型企业,职场人士,学生,创业者、普通投资者又如何能走出这场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之下获得生存和发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