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刑期折抵制度研究

封面

作者:石经海著

页数:31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7645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刑期折抵是将犯罪追诉中的先行羁押时间折抵法定的某些刑期的刑法制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出台了82个关于刑期折抵的司法解释文件。“区区”一个刑期折抵问题,竟出台如此众多的司法文件,不仅在域外没有,而且在域内其他任何问题上也不曾出现。如此实践和解释现状,一方面宣告了我国刑期折抵立法存在诸多漏洞,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刑期折抵立法和司法存在诸多需要在理论上予以充分关注的问题。本书在梳理我国刑法关于刑期折抵的司法解释现象和立法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制度所应有的刑法定位、所承载的刑法精神、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所蕴含的制度渊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究;对作为刑期折抵适用事实前提的先行羁押(如逮捕、四种拘留、包括监察留置在内的隔离审查、指定监视居住和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进行了厘定性探讨;对刑期折抵制度及其相关的羁押等立法和司法,进行了刑事一体化下的制度完善展望。如此“小题大做”式的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理论上的刑期折抵制度研究空白,凸显了刑期折抵制度在刑罚裁量中的意义与问题,而且可以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有机体系中的刑法制度无论多么“小”,也会因其前置制度(如羁押制度)或立法( 如一律采用必抵主义)设置与适用不当,而使得整个刑事追诉的价值目标追求被消解。

作者简介

石经海,1970年生,安徽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刑法专业,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科带头人(负责人)、量刑研究中心主任、学术集刊《量刑研究》主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于2018年入选重庆市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于2019年,入选重庆市第三批技术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及相关跨学科,重点研究量刑、有组织犯罪、毒品问题治理、刑法基本理论本土化、刑法治理现代化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03年始持续从事量刑问题研究;2008年入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量刑规范化问题专题研究; 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挂职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主要从事量刑规范化试点的实施细则起草与适用指导工作。主持有关量刑问题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项目10多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刑法应对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定罪量刑实证研究”(2010年)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智库项目“完善对犯罪的恢复性处遇措施研究”(2020年)。发表有关量刑问题的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出版《我国刑期折抵制度之检讨》(2008年)和《量刑的个别化原理》(2021年)2部有关量刑问题的专著。

目录

目录前言 原作序一 原作序二 第一章基本梳理:有最多解释的刑项 一、刑期折抵概念的基本界定 二、82个相关解释的内容特点 三、出台众多解释的原因分析 四、具有众多解释的现象评价 第二章比较观察:比较视野下的立法状况 一、我国刑期折抵立法概况 二、域外刑期折抵立法概览 三、域内外立法的比较评析 第三章制度考究:一个被忽视的刑法制度 一、刑期折抵制度的理论定位 二、刑期折抵制度的刑法精神 三、刑期折抵制度的价值取向 四、刑期折抵制度的制度渊源 第四章前提厘定:刑期折抵的先行羁押 一、可予折抵刑期的逮捕措施 二、可予折抵刑期的四种拘留 三、可予折抵刑期的隔离审查 四、可予折抵刑期的监视居住 五、可予折抵刑期的特定减刑 第五章制度展望:一体化下的相应完善 一、刑期折抵立法的完善 二、羁押立法体制的完善 三、相关刑法立法的完善 四、刑期折抵司法的完善 附录我国刑期折抵的立法与司法规范 一、刑法的规定 二、附属刑法的规定 三、司法解释的规定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刑期折抵制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