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何春
页数:282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68344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环境、产业链布局、发展趋势等维度对其发展现状展开深度剖析,并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喝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发展政策、发展成果及域内重点城市的发展情况,有助于读者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冲击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
作者简介
李何春,白族,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南盐业史和西南民族关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地厅级项目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论著4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四届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先后11次深入川青滇藏交界区从事田野调查。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盐业生产的历史
第一节 澜沧江流域的区域特点
第二节 澜沧江流域盐业资源的分布
第二章 垒石为“畦”:澜沧江源头囊谦盐区的生产工艺与社会变迁
节 囊谦的生态及其民族源流
第二节 从部落制到 政体:囊谦盐业生产的变化
第三节 囊谦盐业生产及其组织形式
第四节 物物交换与民族互动
第五节 青藏高原东部盐场传统晒盐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第三章 传统到现代:滇西北兰坪盐业生产及其社会变迁
节 兰坪县盐区概述
第二节 历代王朝对兰坪盐业的管控
第三节 新中国的成立与兰坪盐业的发展
第四章 因盐而兴:滇西云龙地区的社会变迁
节 生态环境、民族与盐业生产环境
第二节 历代王朝对云龙盐业的经营与管控
第三节 奔走云龙:豪门望族与盐井的开发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盐业兴衰与村落变迁
第五节 诺邓传统制盐村落生存策略的变迁
第五章 藏盐人滇:滇藏交界区的权力博弈与民族互动
节 清末盐井改土归流与川滇藏边的社会治理
第二节 土酋、军队与 :清末至民国地方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民国时期藏盐人滇与地方盐税纷争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盐业生产的历史
第一节 澜沧江流域的区域特点
第二节 澜沧江流域盐业资源的分布
第二章 垒石为“畦”:澜沧江源头囊谦盐区的生产工艺与社会变迁
节 囊谦的生态及其民族源流
第二节 从部落制到 政体:囊谦盐业生产的变化
第三节 囊谦盐业生产及其组织形式
第四节 物物交换与民族互动
第五节 青藏高原东部盐场传统晒盐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第三章 传统到现代:滇西北兰坪盐业生产及其社会变迁
节 兰坪县盐区概述
第二节 历代王朝对兰坪盐业的管控
第三节 新中国的成立与兰坪盐业的发展
第四章 因盐而兴:滇西云龙地区的社会变迁
节 生态环境、民族与盐业生产环境
第二节 历代王朝对云龙盐业的经营与管控
第三节 奔走云龙:豪门望族与盐井的开发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盐业兴衰与村落变迁
第五节 诺邓传统制盐村落生存策略的变迁
第五章 藏盐人滇:滇藏交界区的权力博弈与民族互动
节 清末盐井改土归流与川滇藏边的社会治理
第二节 土酋、军队与 :清末至民国地方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民国时期藏盐人滇与地方盐税纷争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