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封面

作者:陈萍

页数:253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45874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家对推动研学旅游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提出研学旅游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可将研学旅游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搬人景区,融入大自然。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国相继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政策。自此各省份纷纷启动研学旅行计划。但是,从目前各省开展研学旅行的现状来看,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比如研学落实不到位,重游轻学;研学产品的设计上,内容与层次比较单一。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要挖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还要考虑其经济价值,并且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为“非遗”的长远发展争取生存空间。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由于缺乏与市场的对接,没有与当代的审美接轨,与年轻一代的品位不相投等问题导致很多“非遗”产品只处于“看看就走”的状态。因此,目前“非遗”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融入现代审美和数字技术才能够使其真正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并将我们的“非遗”文化传播出去。  由于目前河南省的“非遗”研学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各中小学开展“非遗”研学旅游活动的数量还未形成规模。《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对“非遗”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基本的结构框架和发展思路。

目录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

第二章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地域性
第三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第四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困境

第三章 数字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第一节 数字技术概述
第二节 数字技术下的“非遗”文化传播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河南省“非遗”旅游传播应用的创新思维
第四节 数字技术对河南“非遗”文化传播应用的创新实践

第四章 数字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第一节 研学旅游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学旅游的本质和特征
第三节 国内外研学旅游发展
第四节 国内外研学旅游研究现状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的开发意义
第一节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研究现状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开展的意义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开展的可行性

第六章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产品开发
第一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第二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产品开发

第七章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开发案例研究
第一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开发案例
第二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产品设计案例

第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发展保障体系构建
第一节 “非遗”研学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第二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开发中的政府保障
第三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的课程保障
第四节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的场馆保障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企业产品体系构建

第九章 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研学旅游发展借鉴
第一节 日本:长期传承基础上的保护再利用
第二节 韩国:政府倡导下的保护和再利用
第三节 国内“非遗”研学的发展经验及案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河南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录二 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录三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录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附录五《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与管理规范》

节选

  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的旅游资源,游客来到公园,不仅仅是欣赏这里的山水,更重要的是体验这里的文化。因此,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成为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形式,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  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即是宋代文化主题公园,同时也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再现了世界闻名的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2009年,清明上河园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  三、文化实景演出项目  文化实景演出,是旅游和文化结合的又一种形式。它是以当地文化和民俗为主要内容,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的演艺活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吸引游客观看和参与为意图,在主题公园和旅游景区现场上演的各种表演、节目、观赏性活动,由于融合了经典意义的剧场舞台表演以及各种造型艺术、流行文化、民间活动和节庆,从而逐渐被广大游客所喜爱。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是河南文化实景演出的主打产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投资1.2亿元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参加演出的演员多达600余人,整个演出区域绵延近七公里,演出最高点1400米。观众席由一些曲折的木廊和庙宇形态的建筑构成,称为“禅座”。以壮丽的中岳嵩山为舞台,以少林禅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为艺术表现内容,采用大型山地实景演出的艺术表现形式,综合少林僧侣的现场唱诵、春夏秋冬的景观变化、直指心性的佛乐禅音、水声、风声、林涛、虫鸣,合成了中岳嵩山辉煌的交响乐,形成了融文化、历史、自然于一体的全新艺术作品。  《大宋·东京梦华》是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投资1.35亿元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其婉约的景致,浪漫的音律,经典的宋词,宏大的场面,高科技的舞美,极度华丽的视觉场景,带给广大游客强烈的视听震撼,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北宋京都汴梁的盛世繁荣,使人宛如置身于九百多年前的那个鼎盛王朝。整个演出包括六幕四场,时长70分钟,展现出令人难忘的十大看点:飘动在水上的菊花舞台、射出万道金光的宝殿、上元夜的热闹场景、宝马香车湖面过、色彩斑斓的柳树、水面漂来的踏青少女、美轮美奂的水中明月、万国来朝的宏大场面、震撼真实的水战场面、灯笼组成的红月亮,诸多元素共同组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令人回味悠长。  四、博物馆旅游  博物馆展示主要是以固态的静物展示为主,适于手工艺类“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为重要特点,静态展示并不能够充分展示出“非遗”的吸引力。应该打破静态展示的陈规,以现场展示、过程展示、前馆后厂等方式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能够看到制作过程,增强体验性。  五、旅游综合街区  旅游综合街区既能吸引旅游者又具有城市商业街区的性质,可以聚集多种性质的旅游吸引物于一身,包括古建筑、博物馆、旅游购物、商业表演、特色餐饮等,是复合型旅游体验目的地。典型的旅游综合街区,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苏州的平江路步行街、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河南省目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街区有洛阳的洛邑古城。洛邑古城位于洛阳的老城区,通过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结合,以园区内文峰塔、文庙、妥灵宫、四眼井号等保护遗址为节点、以新潭、护城河水系为纽带,使古典与现代有机结合,让老建筑与新建筑不被割裂作为整体目标,既体现洛邑古城传统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气息。在园区内,餐饮、旅游、住宿、商服等功能区点缀其中,园区中有一条“非遗”特色街,集中展示了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唐三彩、毛笔制作、老布鞋等。除此之外,定期会有地方曲艺的展演。  第四节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困境  一、重形式轻内涵,缺乏竞争力  虽然河南被开发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但开发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开发利用深度不够,有些开发形式陈旧,还有一部分商业化开发不当以及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甚至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不注意商标保护等。如开封汴绣,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不予以核准注册“汴绣”这个商标。原因是汴绣是一个独立绣种的通称,作为历史遗留下的独特地方文化,应是群众所有,不能被独占。这导致了开封大小商店都打着“开封汴绣”或“中国汴绣”等字样的幌子,严重存在部分小加工厂制作的伪劣品,不少刺绣产品质量、工艺十分粗糙,损害了“汴绣”的良好声誉。笔者通过对当地旅游工艺品市场专项调查中发现,有当地不少商贩向游客出售低劣刺绣冒充汴绣,欺骗广大消费者。可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会严重制约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尤其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内涵深层次的挖掘。  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当地老百姓摆摊销售,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因此销售价格非常低,无文化内涵,市场竞争力很弱,后继乏人,面临濒危。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