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保国,田虎,张焕刚
页数:176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16582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诸城市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是全国实行10等级耕地评价标准以来,进行的第一次耕地质量整体调查与等级评价,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组成部分,是对诸城耕地近10年来近期新状况的全面梳理与系统归纳。经过土地调查、耕地细分、样点采集与分析、养分状况评价、等级划分与验证等环节,共收集处理基础数据52万个,形成专项报告14个,编制成果图包括耕地质量评价等级图、土壤有机质、pH、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及地貌图等共24幅。主要内容包括耕地环境条件、土地资源调查、样点采集与分析、耕地理化性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分析、耕地
作者简介
杨保国,1967年3月生,山东省诸城市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科科长,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从事土壤肥料工作33年。荣获省农牧渔业丰收奖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齐鲁农业科技奖2项;土壤肥料方面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篇;参编论著2篇;山东省土肥学会会员、理事,潍坊市耕地质量评定专家。
目录
第一章 耕地环境条件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章 土地资源调查
第一节 耕地细化调查
第二节 基本农田调查
第三节 建设用地调查
第四节 开发区内土地利用调查
第五节 城镇边界与生态红线
第六节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第七节 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
第三章 耕地理化性状
节 土壤pH值和有机质
第二节 土壤大量元素
第三节 土壤中量元素
第四节 土壤微量元素
第五节 土壤主要物理性状
第六节 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第四章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分析
节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步骤
第二节 耕地质量等级分析
第三节 诸城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数据库
第四节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验证及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衔接
第五章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改良
节 耕地资源的现状与特征
第二节 耕地改良的实践与效果
第三节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第六章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综述
节 评价方法及调查评价技术路线
第二节 评价过程
第三节 成果质量控制
第四节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
第五节 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特点
第六节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诸城市耕地质量评价示意图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章 土地资源调查
第一节 耕地细化调查
第二节 基本农田调查
第三节 建设用地调查
第四节 开发区内土地利用调查
第五节 城镇边界与生态红线
第六节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第七节 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
第三章 耕地理化性状
节 土壤pH值和有机质
第二节 土壤大量元素
第三节 土壤中量元素
第四节 土壤微量元素
第五节 土壤主要物理性状
第六节 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第四章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分析
节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步骤
第二节 耕地质量等级分析
第三节 诸城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数据库
第四节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成果验证及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衔接
第五章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改良
节 耕地资源的现状与特征
第二节 耕地改良的实践与效果
第三节 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第六章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综述
节 评价方法及调查评价技术路线
第二节 评价过程
第三节 成果质量控制
第四节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
第五节 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特点
第六节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诸城市耕地质量评价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