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文潇著
页数:254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27035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长期田野调查,利用农产品流通的人类学研究与经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城乡流通体系的转型与变迁。研究成果的核心论点是,超越城乡分离的固有观念,循着这二者各自的运行逻辑寻找契合点,才能促使由“供”与“销”构建起来的城乡流通体系从分离走向融合,而乡村整体将循着钟摆运行的方式持续作为农民的生计保障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研究成果从“供”和“销”两方面讨论了这一转变,并将农产品流通与农户生计、人际之间的信用乃至城乡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触及了意义与结构、个体与社会等重要问题,并以田野调查点的资料为依据,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独特解读。
作者简介
张文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北京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研究、社会治理等。截至目前,发表论文十余篇,另曾于《人民日报》发表多篇报道,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连续三年承担乡村扶贫项目,获得学习强国平台、《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长期田野调查,利用农产品流通的人类学研究与经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城乡流通体系的转型与变迁。研究成果的核心论点是,超越城乡分离的固有观念,循着这二者各自的运行逻辑寻找契合点,才能促使由“供”与“销”构建起来的城乡流通体系从分离走向融合,而乡村整体将循着钟摆运行的方式持续作为农民的生计保障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研究成果从“供”和“销”两方面讨论了这一转变,并将农产品流通与农户生计、人际之间的信用乃至城乡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触及了意义与结构、个体与社会等重要问题,并以田野调查点的资料为依据,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独特解读。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第一节 唾沫沾走的500万(1)第二节 市场、供销与城乡关系(9)第三节 线索民族志(32)
第二章 享枣栗之利的福地(39)第一节 后龙风水(39)第二节 京东板栗(48)第三节 板栗集散(57)
第三章 栗树生产中的钟摆现象(67)第一节 栗树的继承(67)第二节 栗树的承包(75)第三节 栗树价值的再现(89)第四节 钟摆现象:基于栗树的循环与融合(92)
第四章 乡村供销社的供与销(94)第一节 陌生的供销社(94)第二节 坚定的验质员(110)第三节 偷摸的地道战(119)第四节 消失的500万(134)
第五章 流通的风险与信用(153)第一节 八年的游荡(153)第二节 风险与分流(163)第三节 信用与合作(172)
第六章 流通体系转型中的电商逐梦(193)第一节 电商下乡的展开方式(193)第二节 电商逐梦的困境溯源(198)第三节 电商圆梦的实现途径(211)第四节 电商逐梦中的融合与分离(215)
第七章 结论(217)第一节 市场中的左与右(217)第二节 供销中的上与下(221)第三节 城乡关系中的得与失(224)
参考文献(229)
后记 水至清深,无问西东(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