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明
页数:2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20446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上古道术思想史:以阴阳为主线
内容简介
上古道术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书首先批判性地反省了以古史辨派为代表的“疑古过勇”缺失,然后借助新出土资料,重新审读传世文献,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分析并重现了中国上古道术思想的产生及其演变历史,最后得出结论:至少在上古时代,道术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在起源上的根本差异;道术不仅规定了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根本内容,而且能够为当今中国人提供足够的文化自信,成为今日国人进行文化创新的巨大资源和不竭动力。
作者简介
张朋,男,1975年生,辽宁省本溪市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哲学、先秦道家,旁及儒学、易学、佛学。代表作《春秋易学研究》,现正在进行先秦道术思想史的研究。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一、“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
二、探寻上古学术思想的源流
三、阴阳以及《周易》是上古学术的关键内容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走出疑古”,重新梳理上古文献资料
二、“以中释中”,进行上古道术思想解读
第三节 研究前提与研究预设
一、关于“上古”时期的界定
二、“三皇时代”和“五帝时代”的历史划分
三、“道术”概念的内涵
四、上古道术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五、上古道术思想史的研究基础
六、道术与方术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关于文献基础的若干说明
一、《易传》内容的复杂性
二、《庄子》“寓言”的重新定义
三、《列子》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图形之阴阳:三皇时代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八卦与阴阳
一、伏羲与伏羲画八卦
二、八卦中的阴阳
第二节 阴阳与河图、洛书、太极图
一、河图、洛书、太极图的历史记载与重新梳理
二、河图、洛书、太极图中的阴阳
第三章 人体之阴阳:五帝时代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黄帝的道术思想
一、黄帝与《黄帝内经》
二、黄帝的道术思想
三、《黄帝内经》中的阴阳
四、《黄帝内经》中的五行
第二节 尧、舜的道术思想
一、尧的道术思想
二、舜的道术思想
第四章 筮法之阴阳:夏商西周时期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连山》《归藏》《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一、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基本文献
二、《连山》《归藏》《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第二节 《周易》中的本卦之卦推理模型
一、关于《周易》的编撰
二、《周易》中的本卦之卦推理模型
总结 上古道术思想史概论
余论 对中国哲学史叙述方式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范式
二、中国哲学史的其他叙述方式
三、对中国哲学史评价标准的补充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一、“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
二、探寻上古学术思想的源流
三、阴阳以及《周易》是上古学术的关键内容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走出疑古”,重新梳理上古文献资料
二、“以中释中”,进行上古道术思想解读
第三节 研究前提与研究预设
一、关于“上古”时期的界定
二、“三皇时代”和“五帝时代”的历史划分
三、“道术”概念的内涵
四、上古道术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五、上古道术思想史的研究基础
六、道术与方术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关于文献基础的若干说明
一、《易传》内容的复杂性
二、《庄子》“寓言”的重新定义
三、《列子》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图形之阴阳:三皇时代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八卦与阴阳
一、伏羲与伏羲画八卦
二、八卦中的阴阳
第二节 阴阳与河图、洛书、太极图
一、河图、洛书、太极图的历史记载与重新梳理
二、河图、洛书、太极图中的阴阳
第三章 人体之阴阳:五帝时代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黄帝的道术思想
一、黄帝与《黄帝内经》
二、黄帝的道术思想
三、《黄帝内经》中的阴阳
四、《黄帝内经》中的五行
第二节 尧、舜的道术思想
一、尧的道术思想
二、舜的道术思想
第四章 筮法之阴阳:夏商西周时期的道术思想
第一节 《连山》《归藏》《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一、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基本文献
二、《连山》《归藏》《周易》中的六十四卦
第二节 《周易》中的本卦之卦推理模型
一、关于《周易》的编撰
二、《周易》中的本卦之卦推理模型
总结 上古道术思想史概论
余论 对中国哲学史叙述方式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范式
二、中国哲学史的其他叙述方式
三、对中国哲学史评价标准的补充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