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浦薛凤回忆录-上.中.下册

封面

作者:浦薛凤 著

页数:525页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461020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浦薛凤回忆录》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     

浦薛凤先生是研究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权威,曾创立“政治五因素论”,用于阐释和研究政治现象;其专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潮》曾被列入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直至近日仍在海峡两岸再版,在学术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浦薛凤回忆录》收录了《万里家山一梦中》,《太虚空里一游尘》,《相见时难别亦难》三本回忆录。全书历史细节极其详尽,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前期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作者文笔平实而又富于趣味,可读性极强。

作者简介

浦薛凤(1900—1997),常熟人.号逖生,少年即能赋诗吟咏,被誉为”神童”.始读于塔前小学,14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返里组织常熟旅外学生联合会,被推举为会长.

1921年秋,官费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翰墨林大学法学博士.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学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

1933年夏,去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战爆发后,由西南联合大学转赴重庆进入政界,历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参事,行政院副秘书长.

1949年后,在台湾历任国立政治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政务次长,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编辑.

1962年移居美国,任桥港大学教授,纽约圣若望大学教务长.著作甚丰,著有《西洋近代政治思潮》、《现代西洋政治思潮》、《政治论丛》、《政治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八年抗战生涯随笔》等.

本书特色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上中下册)》由三册组成,上册《万里家山一梦中》,中册《太虚空里一游尘》,下册《相见时难别亦难》。上册叙述作者出生、启蒙、到清华学堂读书、美国留学、毕业回国执教大学的情况。中册则完整细致地记述了抗战伊始,作者随清华大学播迁长沙、蒙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种种,为后世保留了极其难得的历史记录。下册主要回忆作者在台湾工作、海外讲学的经历。全书历史细节极其详尽,是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文化史、思想史,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前期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作者文笔平实而又富于趣味,可读性极强。

目录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上册)》

代序

自序

万里家山一梦中

虞山福地童年情景

长风破浪会有时

负笈燕都游学美国

一 负笈燕都

二 游学美邦

三 绕欧回国

春风化雨乐未央

滇浙执教清华弦歌

一 滇浙执教

二 清华弦歌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中册)》

自序

太虚空里一游尘

八年抗战生涯随笔

一 庐山谈话

二 清华再见

三 旧都小隐

四 离燕赴湘

五 长沙鸿爪

六 结伴赴港

七 九龙两月

八 自港至滇

九 蒙自百日

一0 昆明重游

一一 禄丰山居

一二 金碧弦歌

一三 飞渝从政

一四 助译”命运

一五 万里探亲

一六 重庆生涯

一七 飞美开会

一八 海外讲撰

一九 金山会议

二0 团圆重庆

《浦薛凤回忆录(套装下册)》

自序

相见时难别亦难

胜利还都远飞台瀛

为谁辛苦为谁忙

台瀛政教十有五载

其一:省府四任

(一)魏主席伯聪

(二)陈主席辞修

(三)吴主席峙之

(四)俞主席鸿钧

其二:教部服务

其三:政大教研

桃李春风海外栽

讲学美邦十四寒暑

一汉诺甫学院

二桥港大学

三偕游欧洲

四圣若望大学

附录:浦薛凤先生部分论著(孙宏云)

前言

以言生平经历,予个人之渺小,甚于沧海一粟,所以陆续撰写回忆录者,自有几项动机.

其一,予所身经目击者,系一长期纷争混乱之大动荡时代.全球人类,思潮冲突,制度变更,各国内而彼此革命,外而结阵战争.目前①超级强国,犹在运用渗透离间,进攻夺占,企图征服世界.民主阵容,则貌合神离,不事团结,只取守势而不时退让.但核子战争之威胁,有增无减.以言今日科技之发展,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机传真,不特月球已可飞登,即对怀孕仅仅数周之胚胎,亦能辨明性别,且能割治其不正常器官,真是巧夺天工.可是当代人与人间,国与国间,其强暴冲突之次数以及交恶战争之方式,尤其是关于杀人利器之为数多,需时短,威力强,性质毒,则较诸野蛮太古,却不知增越了几千万倍!在此种纷乱战争时期之生平经历,值得记述.

节选

一切建筑之中,其气象之庄严肃穆,精神之崇商伟大,布置之特立独异,当首推天坛.在少年初见之当日,待漫游五洲之后来,予盖迄今仍作此想.北京天气常晴,长空一碧,万里无云,衬托天坛之四周,益显其雍容华贵.白大理石砌成之圆栏与阶级,使人顿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之感觉.想像当年御祭光景:天近破晓,君臣罗列,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在奏乐悠扬声中,举行步趋跪拜,形成一幅五彩电影场面!

三大殿高大堂皇.尤令予想像当年殿试之一切情形.盖予八九岁时,常听到关于金銮殿及状元特准在紫禁城跑马之传说;稍长,又曾亲聆言调甫伯伯自己参加殿试之情状.故每次游览清宫大殿,不免神驰往昔,想人非非.殿中陈列之罕见珠宝,尤爱大块之金星玛瑙与翡翠青菜.至于三海风景以及划船荡桨,则别有一番风味.孔庙之严肃雅静,以与雍和宫之怪异放肆,成一强烈对比.三贝子花园门口,站立身躯特别高大雄伟之两位收票员,一若以此招揽生意.犹忆家乡亲友好几家好几次托购象粪,云可医治某种疾病;予曾因此之故,偕同学友前往游览.其中有虎豹狮象各种野兽,大开眼界.

北京城内之孔庙、太学、社稷台等均曾先后结伴游览.雍和宫内之欢喜佛,却是意外.初不知其用意何在.有一次前往东交民巷各国使馆参观,对于街道整洁,虽风大而无沙泥,印象极深.盖清华园内每值春夏之交时有风沙,寝室之桌面以及各床罩单上均积聚黄沙一片!

七载清华,予曾先后游览明陵及长城.明陵之石刻翁仲排列墓道,引起思古幽情.特别想起燕王篡位,家族斗抗之史实.长城古迹,则回忆儿时所听唱关于孟姜女之歌曲.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浦薛凤回忆录-上.中.下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