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檀越
页数:182 页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01418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化学元素中的“天王星”——铀铀,原子序数92,原子量238.0289,是一种带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比铜稍软,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很纯的铀能拉成直径0.35毫米的细丝或展成厚度o.1毫米的薄箔。铀的比重很大,与黄金差不多,每立方厘米约重19克,像接力棒那样的一根铀棒,竟有十来公斤重。我们对铀熟知主要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核燃料,可以用来发电或者制作核武器。但是关于铀的发现有着相当艰辛的过程。德国南部出产一种矿物,从十八世纪上半叶起,就有许多矿物学家试图对它进行分类,但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它是锌矿,有的则把它归入铁矿。1781年发现了新元素钨以后,还有人认为这种矿物中含有钨。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全分析。他用硝酸处理这种矿物,得到一种黄色溶液,向这种溶液中加入“钾碱”进行中和时,便析出一种黄色沉淀。沉淀物的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相应化合物的性质很不一样,所以克拉普罗特认为它是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于是,克拉普罗特将这种“氧化物”与碳放在一起,加热到很高温度,企图把这种“氧化物”还原成金属。他确实得到了一种金属态的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的化学性质与所有已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克拉普罗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1789年9月4日,克拉普罗特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题目是“乌拉尼特(Uranit)——一种新的半金属”。他之所以将“新元素”命名为“乌拉尼特”,是为了纪念八年前新行星——天王星(Uranus)的发现。次年,克拉普罗特将“新元素”改称为铀(urani—um),他说:“我根据类推法将该新金属的名称由乌拉尼特改为铀”,于是铀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确实引起了许多化学家的兴趣,不少人对它进行了研究。但实际上,“新元素’’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竟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克拉普罗特本人一直到死,仍然深信自己发现并分离出了铀元素。曾有少数人对克拉普罗特的结论表示过怀疑,认为“乌拉尼特”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例如瑞典著名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就曾试图用纯钾来还原“乌拉尼特”,但未成功;同一时期,阿弗维特逊也曾用氢来还原“乌拉尼特”以及铀和钾的一种二元氯化物,但得到的最终产品依然是“乌拉尼特”。直到1841年,法国化学家佩里戈特才揭开了“乌拉尼特”的秘密,证实“乌拉尼特”确是铀的化合物而不是元素
本书特色
《化学的神奇》为奇趣科学系列丛书之一。特点为:冲出课本枯燥的樊笼,寻找自然深处存在的奥秘,在充满乐趣与惊奇的故事世界里,完成一次科学的发现之旅。
目录
节选
《数学的秘密》内容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发源于计数和度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要求对自然现象作定量研究;同时由于数学自身的发展,使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现大致分成基础数学(也称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大类。前者包括数理逻辑、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拓扑学、函数论、泛函分析和微分方程等分支;后者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和组合数学等分支。”看起来是不是很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