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万千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 (第二版)(彩图版)

封面

作者:王微丽

页数:332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84397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二版)》是在学前教育专家长期指导、幼儿园20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有效地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成果,是探索区域教育中国化的力作。它具有较强的实践引领性和指导性。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二版)》包括“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在“理论篇”,作者全面、系统、深刻地探讨了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的相关理论与原则,包括区域活动的概述、区域环境的准备与创设、区域材料的投放与调整、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区域活动的分析与评价;在“实践篇”,作者针对各个具体区域,分别介绍了各区域的内涵与目标、环境创设方法、活动框架,并列举了大量的区域活动案例。在本书第二版中,作者替换了第一版中90%的案例,力争将具有较强推广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呈现给读者。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二版)》与“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丛书”(共6册)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共同帮助读者建构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整体认知与理解,掌握区域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设计的方法。

作者简介

王微丽 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园长,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广东省督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获得者,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深圳市“教书育人模范”,深圳市名园长;深圳市“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福田区“学前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福田区“未来教育研究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支架儿童的主动学习——经历 经验 经典》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丛书”(共6册)等多部教育著作并获政府奖励,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本书特色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二版)》为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支架式’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成果之一,是广东省一级幼儿园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20多年区域活动实践智慧的结晶。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二版)》在优秀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经验系统化、科学化、实操化,展现了一套完整的区域活动体系,详细地介绍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的实践要点,对一线幼儿园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姐妹篇“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丛书”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一版)的指导思想下发展而来;而《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第二版)在系统总结“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丛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第二版更新了第一版中的绝大部分案例,而其对理论方法的总结与阐述也更到位,大大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第二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阅读和使用“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丛书”。 上海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辉教授、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叶平枝教授和北京市第五幼儿园邹平园长都对本书做出了高度评价并倾情推荐。

目录

第一章 区域活动概述

第一节 区域活动的核心含义

第二节 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区域活动的发展走向

第四节 区域活动的创新模式

第五节 区域活动的设置体系

第六节 区域活动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 区域环境的准备与创设

第一节 区域环境的规划原则

第二节 区域环境的规划方法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中标识的指引

第三章 区域材料的投放与调整

第一节 材料的关键特性

第二节 材料的年龄适宜性

第三节 材料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第四节 材料的调整

第四章 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第一节 活动的规则解析

第二节 教师指导的重新界定

第三节 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第五章 区域活动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方式的适切性研究

第二节 对象的多元化评价

第六章 预备区域

第一节 生活区

第二节 感官区

第三节 生态区

第七章 基本区域

第一节 语言区

第二节 数学区

第三节 科学区

第四节 社会区

第五节 艺术区

第八章 创意区域

第一节 公共艺术区

第二节 建构与机械区

第三节 社会理解区

第四节 沙水区

第九章 延伸区域

第一节 拓展区

第二节 特别研究区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第二章 区域环境的准备与创设 《纲要》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多种区域的设置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活动需要,合理安排适宜的活动区域,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准备的区域环境,设计独特的空间布局,从而促进幼儿在良好的区域环境中学习、探索、实践与发展。科学规划幼儿园活动室的区域环境,可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自由活动空间。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教师应根据班级环境和教育内容的不同,科学合理地设置区域空间,使各个空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环境教育作用。 第一节 区域环境的规划原则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的设置中,教师应当精心为幼儿准备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能提供多种探索机会的环境。教师在规划整体区域教育环境时,应充分利用课室、睡房、地面、桌面、墙面、空中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区域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区域空间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整体与部分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课程。”区域活动只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进行空间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游戏、生活等需要,在整体规划后再进行局部布置。活动室空间除了要设置区域活动空间外,还要设置开展幼儿集体活动以及生活活动的空间,如喝水、如厕等场所。因此,科学、合理、实用、美观的整体环境设置,能够让一日活动更好地在活动空间里实施;动静相宜、因地制宜的区域环境设置,能够更好地使区域课程达到最优化。 (一)动静相宜 各区域因目标不同,在活动中有的区域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而有的活动区域因幼儿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合作,活动时会出现一些嘈杂的声音。为了避免少数喧闹的区域干扰安静区域的活动,在空间划分时就应做到动静相宜。比如,在艺术区活动中,因创作的需要,幼儿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协商,为了不影响其他安静区域的活动,可以把艺术区设置在活动室的阳台、走廊或者远离安静区域的位置(见图2-1),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才不会相互干扰,才能更专注地进行自己的活动。 (二)因地制宜 在区域活动中,因某些材料的特殊性,幼儿需要用到水电,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巧妙划分活动室的空间和场地,将有需要的区域安排在靠近水电的地方。例如:教师可将玩水区安排在盥洗室,这样就既方便幼儿取水,也不会因操作不当影响到其他区域。 例如,在摆有玩水区的盥洗室,幼儿系上防水小围裙、戴上防水小袖套,兴致勃勃地做科学小实验(见图2-2);阳光充裕的班级角落也派上了用场,教师将其布置成雅致、安静的阅读区,铺上地毯、放上小藤椅,摆满图书,明亮的阳光洒落整个空间,使阅读区看上去既明媚又温馨,幼儿在这里享受着阅读的轻松与快乐(见图2-3)。 二、开放与围合平衡的原则 在进行区域活动空间布局时,教师要从区域的功能、区域活动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思考,整体布局开放性区域与围合性区域,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一)从区域活动的功能思考 各区域因教育目标不同,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展活动时需要的环境也就有所不同,有的需要区域场地开放,有的则需要区域场地相对围合。如:艺术区的活动注重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区域活动的幼儿相对活跃、喧嚣,为了能让幼儿开放、自如、轻松地开展活动,教师在设置该区域时应注意空间的开放性。而语言区、科学区等知识体系较强的区域,在活动时需要幼儿有高度的专注力和意志力,因此在安排区域的空间时,就需要适当地进行围合,使空间相对隐蔽。 (二)从区域活动的内容分析 除了从区域功能上进行考虑,教师还应关注区域活动的内容,有的区域活动内容除了具有本区域的特点外,还与其他区域有着很广泛的联系,在设置这些区域时教师也要考虑其空间的开放性。比如拓展区,这一区域与主题相关,区域活动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在设置该区域时,教师就应在活动室寻找合理、科学的位置,设置开放的区域,方便幼儿在拓展区活动时与各区域进行交流。 落实开放与围合平衡的原则,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能使区域的氛围活而不乱,场面既安静又灵动,为幼儿提供能真正促进其身心快乐成长的空间。 三、室内与室外互补的原则 在区域环境的设置中,除在活动室内设置各区域以外,还应合理运用幼儿园的角落与场地,将室内和室外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室内环境相对安静与室外环境相对喧闹的互补;室内活动常规相对规范与室外活动常规相对宽松的互补;室内活动内容相对严谨与室外活动内容相对开放的互补,通过多种不同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开发室外场地时,除了注重传统场地,注重提升幼儿的体能,教师还应在室外开辟一些能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活动区域。如:可设立开放式沙水区,幼儿可以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运用已有的多元经验,用沙子、水进行想象、创造,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又如:可巧妙利用幼儿园的地形特征,在室外设置一个探险区,探险区对幼儿来说有着极强的诱惑力。教师在高低不平的土丘上设置了障碍,土丘下隐藏着一个特别设计的时光隧道(见图2-4、图2-5),幼儿在跨越一道道障碍的同时,还需克服怕黑的心理,大胆穿越时光隧道,在探险的过程中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室内与室外互补的原则,不仅赋予了幼儿无限的想象、表现的空间,还能充分满足其身心健康、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需要。 图2-6是班级区域划分平面图。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万千教育: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 (第二版)(彩图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0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