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研究

封面

作者:王琳

页数:224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30786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及完善这一主线,以基于府际协同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提出的研究分析框架为基础,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访谈调研、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历程及主要特点、协同机制的构成内容及缺陷、协同机制的生成逻辑及现实解释、协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检验、协同机制的完善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在聚焦于省级层面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探讨的同时,籍此“以点带面”窥探更为广泛意义上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内在机理,尤其在中央统筹推进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为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我国跨界环境治理整体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思考。

作者简介

王琳(1980—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管理学博士,河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政府治理及法治政府建设。

目录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技术路线与本书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本书创新点

2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厘定

2.2 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理论基础

2.3 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分析框架

3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生成过程

3.1 早期阶段:以府际协议推动协同执法实现

3.2 拓展阶段:协同执法深入推进

3.3 深化阶段:协同执法进入法治化

4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主要构成内容与现存缺陷

4.1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主要构成内容

4.2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现存缺陷

4.3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5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生成逻辑及现实解读

5.1 “棘手问题”为协同机制生成创设目标情境

5.2 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协同机制生成提供基础条件

5.3 体制性约束为协同机制生成提供方式指引

5.4 正负激励制度为协同机制生成提供动力支持

5.5 高层重视及决策为协同机制生成提供直接契机

6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生成的关键性动力因素与实证检验

6.1 高层领导注意力分配

6.2 自上而下的问责压力

6.3 地方政府主体的内部协同

6.4 跨界协同执法强度

6.5 实证检验

7 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完善路径

7.1 增强协同意识

7.2 建立责任分担机制

7.3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

7.4 完善协同长效保障机制

7.5 提高协同资源的配置及整合能力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国跨界环境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9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