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邢锋苹
页数:27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82274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乔治·赫伯特(George Herbert, 1593—1633)的诗歌凭借想象力和创新,往往以出其不意的比喻、鲜明的意象、机智的修辞手段,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等,给读者带来惊喜和快感,是“英国玄学派诗人中很优秀的代表。他的诗歌语言平易,感情深刻,思想锐敏,风格淡雅、优美,成功地做到了思想和感情的完美结合”(李赋宁语)。本书作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对于赫伯特诗歌作品的文本进行了反复体会和揣摩之后,选取赫伯特诗歌作品中关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官感受的意象来具体解读乔治·赫伯特的诗歌,并将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个性特征更好地结合起来,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解剖了赫伯特所处时代的思想、历史和宗教背景,以及时代背景对于诗人赫伯特的影响。
作者简介
邢锋苹,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发表论文多篇,已出版译著《市井图景里的中国人》(学林出版社)等3部。
本书特色
本书第一部分是引导性部分,讨论赫伯特诗歌中的反理性思想,说明他的反理性思想与早期新教改革者的观点相吻合。其中第一章介绍16、17世纪理性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第二章旨在表明新教神学是赫伯特反理性立场的内在根源。第二部分指出赫伯特注重个体感觉经验在人神沟通中起到的作用。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共有六章,主要探讨赫伯特诗歌中的五种感官意象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新教神学思想。
目录
第一节 赫伯特其人
第二节 赫伯特的作品
第三节 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各章概要
第一章 赫伯特轻理性、重感觉的特点
第一节 “自然之书”与科学理性的兴起
第二节 爱德华·赫伯特与理性神学的兴起
第三节 理性与罪的关联
第四节 “我五官充满活力”:感觉的重要性
第二章 西方文学传统中的“五感”
第一节 “五感”的等级之分——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第二节 “五感”是诱惑之门
第三节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的“五感”
第三章 《圣殿》中的“眼睛”和视觉
第一节 “眼睛-飞镖-心脏”和神圣之爱
第二节 “用目光解救我们于苦难”:上帝之眼与人之眼
第四章 《圣殿》中的“道”和听觉
第一节 隐形的倾听者和对话者
第二节 聆听上帝之道
第五章 《圣殿》中的饮食和味觉
第一节 “肉已摆好,万物都能拿到”:世俗的味觉
第二节 “来吧,品尝教堂神秘的筵席”:神圣的味觉
第六章 《圣殿》中的香气和嗅觉
第一节 基督教传统中的香气
第二节 赫伯特诗歌中的香气
第七章 《圣殿》中的“石心”和触觉
第一节 “石心”:人心坚硬
第二节 “罪还在敲打我的心脏,使之坚硬”:人心坚硬的原因
第三节 “最神圣的软化了我的刚硬”:人心中的圣殿
结语
引用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