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柏园
页数:304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11624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该书为道善文化公司“人与经典”丛书之一,在于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和对初学者的接引。《韩非子》是我国传统经典,是中国法家思想拥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先秦哲学史的缩影,它还是一部很好的哲学与文学作品,它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论说有力、案例详实,不只会让读者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同时也能欣赏一流的文学内容,一举数得。高柏园教授对先秦文化研究多年,对《韩非子》的解读深入浅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与时代紧密契合,可以让读者借助经典的智慧,有更多的能力与信心,来面对、改造、提升我们的世界与未来。
作者简介
1958年出生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学术研究方向为先秦思想和宋明理学,著作有《韩非哲学研究》《人性管理的终结者:韩非子》《中庸形上思想研究》《庄子内七篇思想研究》《禅学与中国佛学》《中国哲学史》(合著)等,另有学术论文及杂文百余篇。
本书特色
1.名师导读精讲。
2.从儒道墨法各家思想对比的角度引领我们真正读懂《韩非子》。
3.生动活泼,情理并茂。
目录
导 读 / 1
一、序曲 / 1
二、知人论世 / 2
三、韩非其人其书 / 3
四、读《韩非子》的四大理由 / 6
五、如何读《韩非子》 / 8
六、结语 / 10
第一讲 法家不能忘 / 12
一、儒、释、道理想,法家现实 / 12
二、儒、释、道一百分,法家六十分 / 14
三、法家越成功,三教越轻松 / 16
四、法家搭台,三教唱戏 / 17
第二讲 韩非其人 / 19
一、孤愤法术之士,恨五蠹误国之人 / 19
二、富国强兵,舍我其谁 / 20
三、堂溪公与韩非 / 22
第三讲 以鼠为师的李斯 / 24
一、李斯,真小人耳 / 25
二、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 / 26
三、成功的外交家与情报员 / 28
第四讲 当韩非遇上了全球化 / 31
一、群雄并起,诸国争雄 / 31
二、新秩序的建立 / 33
三、成就一家之言 / 34
第五讲 法家的困境 / 38
一、法家命运的悲剧性 / 38
二、法家的祖师爷 / 42
三、历史的判断与道德的判断 / 45
第六讲 非主流的荀子与韩非 / 47
一、被遗忘的师徒二人 / 48
二、“性恶论者” / 49
三、循名责实 / 52
第七讲 图说墨、儒、道、法 / 55
一、外方内方的墨家 / 56
二、外圆内方的儒家 / 57
三、外圆内圆的道家 / 58
四、外方内圆的法家 / 59
五、韩非对儒墨两家的批判 / 60
第八讲 用“无为”两个字读懂中国文化 / 63
一、“无为”不是道家的专利 / 63
二、“无为”的比较 / 68
第九讲 当韩非遇见墨子 / 73
一、致虚极,守静笃 / 73
二、兼相爱,交相利 / 76
三、权威主义与功利主义 / 78
第十讲 定法篇 / 81
一、频呼小玉原无事,只为檀郎识此声 / 81
二、法家思想的整合 / 83
第十一讲 韩非的六十分哲学 / 88
一、活着是硬道理 / 88
二、法家、儒家与马斯洛 / 90
三、法家的包容性 / 93
第十二讲 韩非的历史观 / 94
一、常元与变元 / 94
二、韩非思想的适应性与弹性 / 96
第十三讲 法家驱虫术 / 100
一、韩非的历史观 / 100
二、蛀虫与维生素 / 103
第十四讲 韩非为什么要讨论人性 / 105
一、讨论人性并不是关心人性 / 105
二、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 107
三、正确看待,兼顾两面 / 110
第十五讲 因情而治,顺水推舟 / 113
一、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 113
二、因情而治与创造需求 / 116
第十六讲 治乱与重典 / 118
一、以刑止刑,刑期无刑 / 119
二、不贰过与严刑峻法 / 120
三、恰当的就是最好的 / 122
第十七讲 韩非哲学的定位 / 126
一、君王术 / 126
二、法中心论 / 128
三、势中心论 / 131
第十八讲 势论 / 134
一、势的独占、分享与授权 / 134
二、法、势、术的统一 / 136
三、韩非思想的现实意义 / 138
第十九讲 圣君贤相与中主而治 / 140
一、慎到论势 / 141
二、尚贤主义 / 142
三、中主而治 / 143
四、《难势》三部曲 / 146
第二十讲 孙悟空与紧箍咒 / 149
一、圣君贤相不可期 / 149
二、抱法、处势、用术 / 151
三、用好韩非思想活的部分 / 154
第二十一讲 儒家与法家的平等观 / 156
一、儒家的平等观 / 156
二、法家的平等观 / 157
三、惑乱之道 / 159
第二十二讲 法家的字典里没有“白马非马” / 162
一、释“名” / 162
二、概念歧义与语法歧义 / 163
三、刑名法术之学 / 165
第二十三讲 藏镜人的智慧 / 170
一、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 170
二、镜执清而无事 / 172
三、法家的治国智慧 / 174
第二十四讲 大人物为什么总是神秘兮兮 / 177
一、术的隐秘性 / 177
二、神秘可免受他人控制 / 178
三、神秘可保护法的客观性 / 180
第二十五讲 君王的寂寞与孤独 / 183
一、君王孤独的原因 / 183
二、无法言说的君王孤独 / 186
三、突破情感的空虚 / 189
第二十六讲 《韩非子》的寓言世界 / 191
一、讲故事的高手 / 191
二、善于讲故事的《论语》 / 193
三、用大数据来讲故事的韩非 / 196
第二十七讲 备内 / 200
一、备内及其必要性 / 200
二、备内的前提 / 203
三、如何备内 / 205
第二十八讲 管理的层次 / 209
一、禁心、禁言、禁行 / 209
二、治国的境界 / 212
三、治国的成败 / 214
第二十九讲 韩非的自动化理念 / 217
一、“禁其心”与自动化 / 217
二、自动化管理的前提 / 219
三、不求清洁之吏 / 221
第三十讲 “二柄”:萝卜和大棒 / 224
一、赏罚分明的“二柄” / 224
二、从“二柄”到法家的刑名之学 / 225
三、乐生重死的安国之法 / 229
第三十一讲 韩非的用人之术一:皇帝不要太勤奋 / 232
一、御驾亲征须慎为 / 233
二、领导别太忙 / 236
三、如何做一个上君 / 238
第三十二讲 韩非的用人之术二:以臣备臣 / 241
一、以臣备臣及其前提 / 241
二、众擎易举,独木难持 / 243
三、克服瑜亮情结 / 245
第三十三讲 韩非的用人之术三:人才与奴才 / 249
一、用人的两难 / 250
二、人才、奴才皆可用 / 251
三、选才、养才和人尽其才 / 254
第三十四讲 韩非对于人民的态度 / 256
一、事实的描述与价值的规定 / 256
二、民本思想 / 260
三、对人民的教育与治理 / 263
第三十五讲 韩非政治哲学的最高境界 / 267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与庖丁解牛 / 267
二、对最高境界的阐释 / 271
三、韩非理想的实现路径 / 272
第三十六讲 中国哲学:生命的实践 / 275
一、盲人摸象与韩非的无奈 / 275
二、韩非思想的应用 / 278
三、贵在实践
节选
第一讲 法家不能忘 一、儒、释、道理想,法家现实 法家是中国哲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派,今天我们就
来好好地跟韩非来一次神交神游。 中国有儒、释、道,我们称之为三教。三教的重要性没
有什么问题,因为既然称为教,它就提供了我们生命的终极
方向或者终极原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关于人生价
值、意义、理想方面的问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这是中国
文化最为珍贵的内容。但我们今天谈韩非、谈法家,还有一
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虽然儒、释、道三教给了我们人
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跟内容,不过所有的理想跟价值,最
后还是要建立在一个真实的、现实的世界上。三教提供一个
价值跟理想,这个没有人能反对,不过这个价值与理想怎么
建立?建立在哪里?这是法家要问的问题。所以各位千万不
要忘记,中国文化里面我们除了有儒、释、道三教之外,还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帮我们在做基础工作的,其实就是法家。
也就是说,你再高贵的理想、再好的价值,如果没有一个现
实的、经验的基础的话,它是很难真正实现的。理想跟幻想
最大的差别,就是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一个经验的基
础,有一个历史的法则,但是幻想没有。所以三教如果真正
要去实现理想,它们一定需要法家的帮助。 但是很可惜的是,整个中国的大传统,一直到现在,对
法家都缺少真正的了解跟同情,这个对我们中国文化来说是
一个严重的损失。 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有义务,也有这个责任,重新让法
家的这一套学问,让大家都能了解。我们中国其实也有非常
经验性的、非常关心现实、关心社会、关心我们国家政治的
一种学派。这个学派的内容不只是在先秦非常有价值,即
使在今天也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我想不论从文化传承的角
度,还是从今天我们面对的时代,和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法
家都带给我们非常大的启发,值得我们虚心来学习。所以首
先让各位了解,我们在儒、释、道这三教之外,还有一个非
常重要的学派,就是法家思想,不要把法家给忘了,这是第
一步。 二、儒、释、道一百分,法家六十分 接下来第二步,各位要想一下,历来法家为什么老是被我
们给忘了,其实这其中也有一些原因。 首先,我们都会觉得,法家在我们想象里,他好像比较严
厉,比较严苛了一些。所以我们总觉得好像法家就是严刑峻法,
让我们觉得不太舒服,管得太多了。从某个意义来看这个讲法
不能算错,因为法家的确对于秩序、规则要求得比较严格,这
一点我们大家也都了解。不过我们现在想一下,刚刚说儒、释、
道是三教,这三教跟法家比起来到底谁比较严格?我没有说严
苛,我是说严格。我觉得是儒、释、道三教比较严格,尤其儒
家非常严格。怎么说呢?我请各位想一下。儒家的要求很清楚,
我们要当君子,然后我们要当贤者,最后我们要当圣人。我们
都要以圣人作为我们生命最后的归宿,这就是儒家给我们的方
向和教诲,这个没有人能反对,我们也不会反对,我觉得这是
非常好的。可是你要想一下,当一个圣人很辛苦的,也很难的。
就是说,儒家追求一百分,仁是一个完美的生命,是一百分, 所以你看看孔子在《论语·述而》里面自己也说:“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就是说,当大家都说孔子你太伟大了,你应该是
一个圣人的时候,孔子是否觉得,我不是,我只是学不厌,教
不倦,我正在努力不懈地奋斗。这就是孔子给我们的圣人印
象。所以你想想看,连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物,他都不敢以圣人
来自居,我想一般人大概也很难。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
说儒家的学问是一百分哲学,我们做人必须是满分的,是一百
分,这样才能够满足儒家对我们的期望,做一个圣贤的期望,
这也非常好。但是法家其实没有要求这么多,法家是一个六十
分哲学,及格就可以了。德行应该是要要求完美,这个没有问
题,不过法家很清楚地知道,国家要建立秩序,建立结构,建
立一个可大可久可行之道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用一百分来要求
所有人,那太难了。所以法家不为难各位,只要你六十分,法
家都接受。六十分很容易做到,我们只要能够遵守国家的法令,
尊重社会的规范,个人的行为也就能够有一定的安定性与次序
性,也就达到了所谓的六十分。
所以儒家跟法家,从这个角度想一下到底谁比较严格,我
觉得好像儒家比较严格。真的是这个样子,儒家真的是严格,
所以学习儒家学问的人,以儒家为信仰的人,都任重道远。曾
子就曾经讲过一段很有名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亦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
语·泰伯》) 就是说,我们真正要做一个士、一个知识分子,
是任重而道远的。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生命教养。法家对这个
生命的教养并不否定,但是问题是在我们还没有到达这个教养
之前能做什么。我觉得在没有达成这种教养之前,至少我们能
够守秩序,能够尊重国家社会的规范。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让
这个社会、国家,有一个基本的规则和运作,我们才能生生不
息。我想这是法家第一个要求,我们只要六十分。他没有拒绝
我们去追求一百分,但是他要求我们一定先要做到六十分,我
们觉得法家严格,是因为他绝对不允许达不到六十分。至于你
有没有达到一百分,他不管的,他只要求你六十分,这是法家
思想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问题就是法家跟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我们
要怎么来判断它,或怎么来安顿它?我的说法很简单。各位,
如果你连六十分都考不到,你怎么考一百分?那是不可能的事
情!如果这样来看的话,那么法家是叫我们循序渐进,让我们
先达到六十分,再去要求一百分。也就是说,如果连衣食住行
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办法安顿的时候,还要求我们做一个
圣人,在法家来看,的确太为难、太苛责大家了。要先六十分,
再一百分,这是法家的第二个思想特色。 第三,在一个社会秩序非常好的时代,国家政治顺畅,经济
也非常繁荣。你觉得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我们要当一个君子比
较容易,还是说我们在一个乱世要当一个君子比较容易?我想答
案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当社会越上轨道,经济越发达,社会秩
序越安定,我们要当一个好人、一个君子其实是越容易的。 三、法家越成功,三教越轻松 我一直觉得法家跟儒家不会是一种冲突。当法家越成功,
把社会治理得越好的时候,儒家就越轻松,我们就可以让人更
容易地来修养自己,做一个君子。我们要认清法家:他不是一
个一百分哲学,他对人的要求其实是非常宽松的,他只要求我
们能够安分守己,遵守社会秩序,他只要求我们得六十分!而
这个六十分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它正是我们成为一百分的
基础。有了这个六十分,我们就可以往一百分来迈进。所以法
家越能够成功地把国家治理好,那么儒家、道家跟佛教,就越
能够安定人心,进行教化,所以法家越成功,其实三教就越轻
松。各位如果能接受这个观点的话,就证明我们这个时代还是
需要法家。换言之,不管是搭公交车或者任何公共运输工具,
我们都希望它是非常安全、有秩序、有节奏,这个就是法家精
神!他让我们觉得非常的明朗、顺畅,没有扭曲,没有乱七八
糟。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正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 四、法家搭台,三教唱戏 以上讲的是原则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历史问题。从秦始
皇开始一直到清末,中国历史基本上是由法家来安排它基本的
政治格局跟结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儒阴法”。我们在理
想上接受了儒家,《大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到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对政治、个人、家庭、社会的道德安
顿,历来没有人反对,大家都遵守这个教诲。但在国家政治实
际运作之时,我们其实依靠的是法家的精神,循名责实,信赏
必罚。法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结构让我们能够依循,所以从秦
始皇一直到清末宣统,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基本上是由法家来
搭台,三教来唱戏,法家其实都在基础的工作上默默地承担着
维护国家与社会秩序的重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让三
教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实现其文化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法
家是幕后英雄。 最后我要提醒各位,法家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将一个所谓
战国的乱世予以统一。因为只要是战争,绝对是一种伤害。所
以法家的统一六国,对中国文化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法家将
战国的四分五裂转化为帝国的大一统。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一
个全球化的时代,一定要有良好的国家秩序、经济实力,以及
深厚的人文素养,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法家在 21 世纪仍是主
角。虽然我们生命的方向、文化理想,还是要由儒、释、道三
教来提供,不过各位不要忘记,三教真正要实现,还是得依靠
法家的基础工作。如果我们能了解到这一点,从帝国的统一与
治理而言,法家当然有它的价值。至于今天的管理学与全球化
等问题,基本上仍然有赖于法家去面对、解决。当儒家、道家、
佛教告诉我们生命的理想在哪里,真理在哪里,让我们的生命
有一个方向,有一个向往的时候,法家则默默地提供了我们车
子、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让我们真正能够一步一步地迈向光
明和成功之路。 我一直觉得历来对于法家的遗忘与忽视,其实是一件蛮可
惜的事情。如果我们真正了解法家的智慧,那么不管是国家政
治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秩序的整顿,都会从中受益。我们有责
任、有义务,让法家的精神能够在 21 世纪发扬光大,让我们
的国家有更好的现实基础,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第二讲 韩非其人 这一讲重点来看看韩非这个人吧!法家的学问是非常重要
的,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韩非。韩非这个人其实命不是太
好,除了身处乱世弱国之外,交友不慎对他也影响很大。跟李
斯比起来,韩非的确没有像李斯的生命这么具有戏剧性。由于
韩非是整个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还是有必要先对韩非这
个人有所了解,中国人叫作知人论世。 一、孤愤法术之士,恨五蠹误国之人 韩非是不是真像一般人想象中的那样薄情寡恩?其实不
是。我们读《韩非子》书,其中不乏激愤之词,这表明韩非
有着非常强烈的忠贞与热情,这里面的许多寓言,文辞对仗
都非常美。所以,各位如果要学写作文,要把论文写得漂亮,
《韩非子》当然是模仿的首选!另外,写议论文的高手就是孟
子和荀子,他们的能力都非常强,但如果从结构的完整性和
锐利性来看,韩非绝对是第一名。当然,韩非不是为了文学,
这些故事、寓言都是说给君王听的,只希望君王能够从这些
故事里面得到治国的智慧。韩非真正的思想核心是哲学,是
一种政治哲学、国家哲学、历史哲学。他希望通过这个哲学,
建立治国之道,这才是他真正的用心。但是他的文章太漂亮
了,所以我们可以把《韩非子》当成一部文学作品来欣赏,
也可以当成一部哲学作品、一种治国之道来加以学习。虽然
他口吃,但是善著书。这样的身世、学养、才情,加上他个
人的主观限制,使得他成为法术之士,一个真正的忧国忧民
之士。对于愿意为国家奉献的人,韩非是非常地支持、同情
和肯定的;但是对那种已身处乱世,还在啃国家、左右逢源、
发国难财的人,他就非常痛恨并称之为五蠹,就是国家的五
种蠹虫。这五种蠹虫对国家一点儿帮助都没有,让国家不能
够大步地往前。韩非就是法术之士,最痛恨的就是五种蠹虫、
误国之人,这是韩非当时的心情。 二、富国强兵,舍我其谁 在这样的心情之下,韩非最重要的愿望就是国富兵强,国
家一定要富,兵一定要强,国家才能够卓然屹立于各国之间。
至于究竟谁能协助国家国富兵强,韩非认为舍我其谁。法家的
精神就表现在这种地方。你们儒家要怎么谈教化,韩非没意见。
你们道家要逍遥自在也好,你们佛家要解脱也罢,这是你家的
事,我都不管,法家的责任与目标是要把国家社会先稳定住。
因为只有国家社会稳定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稳固的基础,我们
才能去谈文化理想。你连六十分都达不到,怎么可能求一百分
呢?所以国富兵强就是法家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只有国富兵
强,我们才能活下去,立大志、做大事、成大业,这就是法家
基本的精神。 儒家要我们立志,“盍各言尔志”。有志才有气,叫作志气。
所以,从小老师就教我们说你这个人要有志气,有志就会有气,
有生命力。因为有了生命理想,就会把我们的生命力带起来,
产生一种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所以,儒家一定要立志,有志才
有气,志一则动气,这是儒家孟子思想最重要的精神。佛教要
我们发愿,你要发大悲愿,要有愿才有力,叫作愿力,才有
力量。 这些讲法韩非其实很清楚。我们要关心我们的社会,关心
我们的国家,关心我们的国民,让人民能够真正地安居乐业,
这个就是韩非的大愿。要实现这个大愿,就要建立国家的政策,
维持国家的秩序,尊重社会的规范。从这个角度能够把国家建
立起来,才能够真正地国泰民安,这是法家韩非的精神,他还
是有大志、大愿的。 三、堂溪公与韩非 韩非这样的生命人格,其实是很可爱、可敬的,但同时
却也犯了法家的大忌。《韩非子·问田篇》记载了堂溪公这个
人,他是韩非的好朋友,他劝韩非说:作为一位法术之士,忠
心为国,实在令人敬佩。但是这个时代的确是个乱世,虽然你
这样忠心为国,可是你想想看,吴起为了楚国,未能免于被肢
解的厄运,商鞅为秦也死于非命。今天你韩非这样忠心为国,
我们都觉得你是很值得敬佩的人,不过,你这样子做不是很危
险吗? 我们看看韩非的反应,他跟李斯真的不一样。韩非说:你
真是我的好朋友,你这样来劝我,肯定是担心我、爱我,这个
朋友之谊,我实在是感动莫名,无以回报。不过我们作为法术
之士,怎么会怕死呢?把国家治理好,人民的生活就好,国泰
民安,这就是仁义之行,这才是我们法家要做的事情,我们怎
么能做贪生怕死之辈呢?韩非其实早就知道作为一个法术之士
的艰辛,《孤愤》《说难》《五蠹》都说明法术之士的危险与艰难。
你虽然有“幸臣之意”,对我很好,我非常感谢。但是如果我
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做的话,我作为一个贵族、一个大臣,是
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 各位想想看,韩非难道不是一位君子吗?他就是要从事他
理想中的事业,就是要为了这个国家,就是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绝对坚持法家的立场:循名责实,
让他的国家能够国富兵强,但是骨子里还是受到荀子很大的影
响,坚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尊严,这一点就很值得尊敬。
韩非毕竟是一个君子,虽然他的做法跟儒家有差异,但其真正
的精神还是一种仁义之行,只是他用了法家的模式与方法,来
实现他的理想。根据以上所论,我邀请各位重新了解韩非、同
情韩非、欣赏韩非、尊敬韩非,韩非是一个值得我们肯定、效
法、尊重的君子,这就是我今天跟各位介绍的韩非其人。 第三讲 以鼠为师的李斯 上一讲我们了解的韩非,的确是有君子风范,值得我们学
习、效法。这一讲我们来看看法家另外一位非常重要的实践
家——李斯。韩非虽然写下了《韩非子》这部重要的作品,也
曾经到秦国担任过外交官,不过真正能够把法家思想在现实中
予以实现的,其实是李斯。所以李斯算是一个法家思想的实践
者,在法家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大
家了解李斯的思想与行谊。 荀子有两大弟子,一个是理论的建构者韩非,另一个是理
论的实践家李斯。不过这两个人性格有很大的差别,人生际遇
也完全不同。我们前面讲到韩非的生命,其实有一点儿悲剧性,
他非常年轻就死于狱中,实在可惜;李斯则活得比较久,在现
实的政治中包括文学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李斯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