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相对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封面

作者:杨志新

页数:300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14314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中医儿科学基础,完整介绍儿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儿童保健部分,系统介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保健知识。各论中医儿科学临床部分,介绍各类常见疾病,重点介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知识和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和诊治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每章节内容与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对接,增加“执业考点”提示,以便学生重视和掌握。每个疾病都设有案例训练,每一个病案都列出了现代医学的处置方案,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为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教学需要,本教材制作了PPT教学辅助材料及习题答案,教师和学生均可通过手机扫二维码随时进行浏览和学习。

作者简介

女,承德医学院中医系针灸推拿学教研室教授。1991、2000、2008年分别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院工作至今。2011年6月始,受邀到美国讲学,聘为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2012年6月受聘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相对穴及临床应用》中英文版。中文版2005年9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年间3次重印,英文版2012年出版。承担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河北省教育规划等研究课题。获5项科技奖励,其中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目录

绪言
一、相对穴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相对穴的对外传播和交流
三、相对穴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上篇 相对穴概论
第一章 相对穴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今针灸与“相对”
一、古医籍“相对”描述腧穴定位
二、古代“相对”腧穴应用
三、“相对”与现代腧穴的定位取穴和应用
第二节 经络理论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第三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是针灸理论形成的基础
二、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调整阴阳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
四、阴阳“互根互用”理论与“阴阳相济”治则
第四节 相对穴调整阴阳的特点
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二、阴阳并治,气血同调
第二章 相对穴的应用特点和作用
节 相对穴的应用特点
一、对刺灸
二、透刺灸
第二节 相对穴的作用
一、沟通表里
二、协调阴阳
三、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四、加强阴阳两经间的联系
五、增强针感
中篇 相对穴各论
第三章 常用相对穴
节 上肢部
一、大陵-阳池
二、少府-中渚
三、鱼际-合谷
四、通里-养老
五、内关-外关
六、间使-支沟
七、郄门-三阳络
八、曲池-少海
九、肩髃-极泉
第二节 下肢部
十、血海-梁丘
十一、曲泉-膝阳关
十二、阳陵泉-阴陵泉
十三、漏谷-丰隆
十四、地机-足三里
十五、条口-承山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相对穴理论及临床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9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