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包为为著
页数:193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68868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灿烂的中国音乐文化以其厚重的岁月积淀和特有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华夏儿女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凝结着先民们无穷的智慧与心血。音乐也自始至终都以它自身的和谐美影响着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影响着这个世界的命运,这也是音乐对人的关怀。随着一个个有关音乐考古的重要内容被发现,“没有音乐的音乐史”这一说法终将被推翻,那琳琅满目的古今乐器,那色彩斑斓的华夏之声,将使中国音乐变得更具魅力,也更富有生气。
作者简介
包为为,1983年出生,讲师,硕士,中国共产党员。现工作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史学术带头人,音乐史课程群负责人。200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史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音乐美学。近些年在国内外会议、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或主持各类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节 音乐的起源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音乐遗产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概述
第二节 夏商时期不同音乐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 西周礼乐制度与音乐发展
第四节 春秋战国礼乐的崩坏与民间音乐的兴起
第五节 中国音乐教育的滥觞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概述
第二节 秦汉时期不同音乐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流与融合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音乐形式的发展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概述
第二节 宫廷音乐的发展
第三节 民间俗乐的发展
第四节 对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五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概述
第二节 两宋时期宫廷音乐的延续
第三节 两宋时期市民音乐的兴起与发展
第四节 元散曲与元杂剧
第五节 明清时期不同音乐形式的发展
第六节 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六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概述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
第三节 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建立
第五节 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音乐史
第一节 社会背景概述
第二节 传统音乐的演进
第三节 当代音乐的演进
第四节 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 音乐考古与文化交流
第八章 中国音乐史的现代教学
第一节 中国音乐史的研究
第二节 中国音乐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对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