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爱民
页数:328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398978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延安木刻运动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战时期有效地发挥了宣传、教育、启蒙大众的社会作用,并在创作形式上吸取了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延安木刻运动及其艺术成果。本书作者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采访健在艺术家,联系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深入地探讨了延安木刻活动的成因、过程、成果和影响。书中重点介绍了延安新兴木刻的诞生及其革命传统、延安木刻重要基地“鲁艺”的木刻教学、延安木刻“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新木刻创作、延安木刻在国际上的传播及影响等,是一本有关延安木刻的重要学术研究专著。时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本书的出版,不仅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更对传承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周爱民,1970年出生于湖北监利。1993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于湖北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至2007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目录
第一章 延安木刻的摇篮——鲁艺
第一节 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
第二节 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
第三节 延安鲁艺的美术教育
第二章 到“大鲁艺”去学习
第一节 联系群众的美术活动
第二节 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
第三节 边区生活的歌手
第三章 “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新年画创作
第一节 民间年画与社会启蒙
第二节 “民族形式”讨论及其在解放区美术中的反映
第三节 解放区新年画创作的兴起
第四章 创作思想论争与艺术教育改造
第一节 延安木刻对外国美术的借鉴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美术创作思想论争
第三节 鲁艺艺术教育的改造
第五章 新的群众时代的木刻创作
第一节 展览会上的美术工作
第二节 向民间美术深入学习
第三节 群众运动中的木刻创作
第六章 延安木刻的传播
第一节 延安木刻与国统区木刻的交流
第二节 延安木刻在国际上的传播及影响
第三节 从解放区走向新中国
结语
附录
“马蒂斯之争”与延安木刻的现代性
现实与纪实:抗战时期的摄影与木刻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