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骏著
页数:190页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37439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城市发展实践相结合,当代意识与历史传统相统一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方法,力图解决三大问题,即当代长三角城市应该呈现出怎样的审美意象特征;美学视域下长三角城市群及单体城市的个性定位与发展路径是什么;如何在城市美学的视角下促进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本书的主体部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长三角城市江南审美意象体系”“长三角城市自然环境江南审美意象”“长三角城市人文景观江南审美意象”“长三角城市生活空间江南审美意象”和“江南审美意象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个性”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并从“文旅融合”的角度解析各类型的江南审美意象与长三角城市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系和互促路径。
目录
一、 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创新与发展
章 长三角城市江南审美意象体系建构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节 当代“江南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的界定
一、多维度视域下的江南区域
二、视域融合中的当代江南区域
三、当代“江南城市”与“长三角城市”概念的耦合
第二节 城市审美意象的内涵
一、城市文本的叙事特点
二、意象的综合属性
三、城市审美的意象视角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江南审美意象体系
一、长三角城市的当代美学问题
二、长三角城市的后现代性语境
三、长三角城市江南审美意象体系的构成
第四节 审美意象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一、旅游活动的审美救赎功能
二、旅游活动的游戏冲动特质
三、旅游活动与生存意义的探寻
四、长三角旅游目的地江南审美意象的价值
第二章 长三角城市自然环境江南审美意象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节 江南城市的自然审美价值观
一、江南城市的传统自然价值观
二、现代城市的自然祛魅观
三、江南城市自然价值的再发现
第二节 江南城市的自然环境审美符号
一、春来江水绿如蓝——水的灵动
二、江南山色青无数——山的秀美
三、深映落花莺舌乱——花的明艳
四、水光月色两相兼——月的朦胧
第三节 当代江南城市的自然返魅与旅游目的地发展之路
一、山水园林城市的自然环境审美形象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审美意蕴
三、审美观照下深生态主义的实现和旅游目的地发展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人文景观江南审美意象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节 江南城市人文景观的美学阐释
一、人文景观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二、地域审美特征的人文景观化
三、流动的历史与固化的景观
第二节 江南城市的人文景观审美符号
一、我辈复登临——历史古迹的审美符号
二、形式与戏仿——仿古景观的审美符号
三、城市新图腾——现代建筑的审美符号
四、细微处的美——城市小品的审美符号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江南文脉传承创新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一、拼贴城市的人文景观审美形象
二、古今交融的人文景观审美意蕴
三、人文景观保育打造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生活空间江南审美意象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节 江南城市生活空间的场所精神
一、场所精神与脱域救赎
二、场所精神与生命印记
三、场所精神与恋地情结
第二节 江南城市生活空间的审美符号
一、千万和春住——城市住宅的审美符号
二、深巷管弦调——城市街巷的审美符号
三、周道如砥处——城市干道的审美符号
四、美丽的客厅——城市广场的审美符号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生活空间的审美优化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一、人居城市的生活空间审美形象
二、诗意栖居的生活空间审美意蕴
三、生活空间审美优化及旅游目的地发展策略
第五章 江南审美意象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个性与旅游目的地发展
节 江南城市个性的美学解读
一、城市个性缺失的美学分析
二、城市审美个性的特征
三、城市审美个性的构成
第二节 江南城市群审美意象的个性特征
一、江南与巴蜀——自然环境的迥异
二、江南与岭南——文化传承的区别
三、江南与燕赵——生活空间的差异
第三节 城市审美意象的个性化与旅游目的地发展——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一、南京都市圈审美个性的审视视角
二、南京都市圈审美个性的横向聚焦
三、南京都市圈审美个性的纵向聚焦
结语 长三角城市的“再身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