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此殊途:儒学社会性格的明清嬗蜕

封面

作者:张循著

页数:197页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531157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深描丛书的其中一本, 以明清时期的儒学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儒学在明清之际的转变, 士人对儒家学说的不同阐释及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作者力图把转变中的儒家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 从儒家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的理想入手, 考察当时儒者对个人修养和改造社会两大目标的途径与态度, 进而探究他们对自身和社会大众的不同要求 ; 以“儒学的社会性格”的视角, 探究儒学从理学到汉学转变的原因, 研究新视角, 对解决这个问题乃至思想史研究的进展,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张循,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系教授,从事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出版有《道术将为天下裂——清中叶“汉宋之争”的一个思想史研究》(2017),代表性论作有《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等。

本书特色

要保证有一碗饭吃,也要有一本书读 观察清代思想史的新视点

目录

引言1

上篇“求同”与“存异”:明清之际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一、儒学的社会性格3

二、理论重心的转移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14

三、外缘力量的推动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32

四、余议:“求同”与“存异”的确解66

下篇“自治”与“治人”:清代考据学与儒家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一、“自治”与“治人”77

二、宋、明理学里“自治-治人”的偏向84

三、清代考据学对“自治-治人”有意识的区分105

四、余议:儒学社会性格的文化史意义134

结语141

附录明清思想史“连续着的基础构造”——读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和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163

参考文献177

主题索引188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此殊途:儒学社会性格的明清嬗蜕》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