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跟着电网企业劳模学系列培训教材---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指南

封面

作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页数:164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8673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全国电力行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弘扬劳模精神的近期新要求,重点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创建和运作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辅以经典实践案例的点评与剖析。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的推荐元素、技艺传承与管理能力提升、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成果培育、新时代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以及常见困难和解决办法等。

作者简介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浙江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2020年底,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下辖11家地市供电公司、19家直属单位和68家县级供电公司;拥有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千米、变电容量4.71亿千伏安;已建成100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800千伏直流换流站2座,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供电服务人口超过5800万。 在服务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浙江电力工业发展中,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不断成长壮大。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一流电力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电力供应行业排头兵企业、浙江省工业大奖金奖等称号。

本书特色

1、具有技术先进性: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署平台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推进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实现供应商业务办理“一次都不跑”,有效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下合同签约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浙江提出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推动社会生产恢复,电网建设也按下加速键。既要减少人与人接触,又要加快招投标、合同签订等各项业务有效开展,面对这一难题,国网浙江电力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物资供应上,推进物资管理提质增效。2、全链条管理具有参考性: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实现了对合同内容、节点存证、关键数据存证、读取等各环节的全链条记录,使服务与数据的安全性得到提升,确保合同签约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3、内容具有创新性:(1)区块链技术和电子合同结合,使得合同签署效率大大提升。过去,供应商要先办理公司委托书,然后带上公司委托书、公章和合同代表一起去供应商服务中心办理。整个流程走完需要四天时间。现在供应商中标之后,电子合同通过区块链电子合同签署平台,同步发送至供应商、物资公司合同代表和地市供电公司使用单位,三方同步线上审核,互联网法院则启动备份整个流程。三方审核确认无误后,使用UK电子钥匙进行电子签署,合同即时生效,总共花费20分钟。(2)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签署平台实现签署全流程可见,认证多维度可信;对接司法机构,信息存证更加有效。新模式突破缔约时空限制,将线下繁琐、复杂的合同签订流程线上化,真正实现合同电子化、单据无纸化运营。(3)区块链电子合同签署破解了疫情期间线下合同签订难、成本高的难题,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交通成本,为供应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实现业务办理“一次都不跑”,助力企业突围业务困局,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劳模与劳模精神
第二节 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
第三节 浙电劳模创新工作室历史沿革

第二章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第一元素
第一节 工作室人员
第二节 活动场所
第三节 工作室制度
第四节 经费和物资保障

第三章 技艺传承与管理能力提升
第一节 培训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导向培训流程全过程管理
第三节 个性化培训模式

第四章 高素质人才培养
第一节 培养意义
第二节 培养目标
第三节 培养方法
第四节 培养路径
第五节 人才培养案例(人才孵化工厂)

第五章 创新成果培育
第一节 职工创新成果
第二节 群众性创新成果
第三节 科技创新成果
第四节 成果总结和知识产权保护

第六章 新时代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
第一节 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定义、组织机构与运作方式
第二节 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合作模式

第七章 常见困难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节选

  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为“基”,课堂教学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专业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也是专业技术培训的第一步。它使员工能够掌握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理论,熟悉岗位工作要求和程序,熟悉本行业领域的规范、标准,熟悉对本行业领域有影响的政策等,是员工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来实现。课堂讲授是一种以说明、阐述、讲解、论述等口头方式表达培训内容的方法,是最为传统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式。除了知识、概念的讲述以外,课堂教学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操作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员工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和接受能力。2.发展为“要”,开阔眼界关注行业发展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在市场化、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和应用趋势,才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向,这无论对于个人的培养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室应根据其行业领域,针对行业的技术、方法发展以及应用趋势进行培训,积极引入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以及行业内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并编写相关培训教材,使员工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以新理论、新知识不断巩固和更新自身对专业的认知,打破刻板印象和固有思维,开阔眼界,发散思路;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并通过工作室进行培训和推广。工作室不只是技艺传承的地方,也是技术创新工作实践的地方。此类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是从工作室外部学习得来的,也可以是工作室自身的创新成果。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3.创新为“梯”,平台聚力推动创新创效“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工作室作为企业重要的培训基地和创新基地,对于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创新活动的了解、创新活动的方法以及创新活动的实践三个阶段,针对质量管理、群创、“五小”活动等创新形式,对员工进行培养,使员工能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求新方式。此外,工作室能够为员工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说,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与“某种来自他们自身之外的信息或启示有关”。通过对新事物的学习和与他人的交流,创造性的思维更容易被激发。学习交流平台的构建,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培训是提高工作室员工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掌握岗位所需技能之后,员工仍然需要不断地进步和提高,一方面能够使员工在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上达到更高一层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需求。专业技术培训也是建立学习型工作室的重要手段。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室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来提高效率。(二)专业技能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于人才的定义也从注重学历文凭逐渐向注重实践能力转变。学历高并不能替代技能强,真正的人才不仅需要拥有专业技术,也需要高超的操作技能。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是企业员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工作室专业技能培训的形式主要有实训基地培训、比武竞赛培训、模拟仿真培训等。1.实训场地——专业技能培训的系统课堂工作室通过实训场地,针对专业技能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实训场地通常配备教学设备以及其他相关仪器、仪表、物料等。由相对固定的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有系统的培训项目,完善的安全措施。培训教师首先对操作技能进行讲解,并现场演示,如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培训对象可以在指导和监护下进行操作技能的练习。建立工作室线上3D实训室和线下VR实训室,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员工和虚拟场景中的事物进行人机交互,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扩展广阔的虚拟资源,使专业技能培训更丰富、更安全。2.技能比武——专业技能培训的考核提高为了考核和检验员工的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工作室可以组织开展各项技能比武和专业劳动竞赛。以“培训十比武”的模式,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在提高员工技能的同时,形成员工之间良性的学习竞争,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创新实干、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3.模拟仿真——专业技能培训的科技赋能利用专业模拟软件,通过图像识别、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采用模拟仿真的方式进行常规操作培训和事故处理培训。模拟仿真培训与现场实操培训相比,具有安全、经济、可控、可重复、不受场地和天气限制等优点,且对于实际操作和事故处理等都有较好的培训效果。但是这种培训方式需要专业的培训设备和培训师。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跟着电网企业劳模学系列培训教材---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指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