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能表
页数:2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0304322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采用总分的写作形式,绪论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生命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历程,阐述了当今生命科学发展及技术所引发的一系列热点伦理问题,并做了简要叙述。各论部分详细论述了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干细胞、克隆、器官移植、人体和动物试验、疾病与健康、安乐死等伦理问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生命科学与伦理学 1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4
第三节 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6
第四节 生命科学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 8
参考文献 13
第二章 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 14
第一节 转基因概述 14
第二节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9
第三节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与伦理 23
参考文献 30
第三章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 32
第一节 人类基因组概述 32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最新进展 35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应用与意义 37
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发的伦理问题 39
参考文献 48
第四章 干细胞应用及伦理问题 49
第一节 干细胞概述 49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及其应用 52
第三节 成体干细胞及其应用 54
第四节 干细胞应用的伦理之争 58
参考文献 63
第五章 克隆技术与克隆伦理 65
第一节 克隆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65
第二节 克隆技术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69
第三节 克隆技术带来的伦理争议 72
第四节 正确利用克隆技术 77
参考文献 79
第六章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80
第一节 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 80
第二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83
第三节 器官移植的伦理原则与保障措施 97
参考文献 104
第七章 动物试验与人体试验伦理 105
第一节 动物试验与伦理 105
第二节 人体试验与伦理 114
参考文献 121
第八章 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伦理 122
第一节 人类生育的基本原理 122
第二节 生育控制的主要措施 124
第三节 生育控制技术带来的伦理之争 126
第四节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及其伦理 133
第五节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136
参考文献 143
第九章 疾病、健康的伦理思考 145
第一节 概述 145
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因素 150
第三节 对疾病、健康的伦理思考和伦理对策 157
第四节 公共健康的伦理思考 162
参考文献 172
第十章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 173
第一节 死亡现象与死亡标准 173
第二节 安乐死 180
第三节 临终关怀 190
参考文献 196
节选
第一章 绪论 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现代生命科学,因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它与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和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已经成为众多科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21世纪被预言为生命科学的世纪。踏入21世纪的门槛,以破译人类全部遗传密码为目的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为标志,辅助生殖技术、克隆技术、基因技术、干细胞研究、器官移植等生命科学迎来了大发展。生命科学技术的惊人成就开辟了人类未来生活极为光明的前景。可是,当人们为生命科学的伟大成就大大造福于人类而欢呼雀跃的时候,科技的“双刃剑”带来的副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又让人们忧心忡忡。 第一节 生命科学与伦理学 一、生命科学概述 1. 何谓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就是研究地球生命体系的生命活动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生命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是一门涉及认识、保护、利用自然界的芸芸众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增进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促使人类与自然走向和谐的学科。 2. 生命科学的地位 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各个不同时期,总有一门或一组学科发展较快,对其他相关学科发挥重要影响,这就是带头学科。多数人认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是生命科学。因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进行的,目前发展的趋势是宏观更宏,微观更微。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方面,生命科学涉及面广,对其他学科渗透性强,甚至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界限,形成了多角度、多途径和多方法的研究新领域,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无可比拟的。所以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人们将现代自然科学主要划分为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门类。在过去的时间里,主要是由物理科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学科向生命科学渗透,大大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由于生命科学所担负的特殊科学使命和自然科学发生发展的必然规律,现代生命科学注定要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以促进整个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3. 生命科学的作用 生命科学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根据盖亚假说,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物质组成是受地球上生物圈的生命代谢活动所调节的,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人类要保护地球环境、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就必须重视生命科学的发展。在整个生物圈中,对于研究物种共生关系,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层次利用和温室效应等方面,生命科学将发挥关键作用。 生命科学在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与生存危机并存,出现了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疾病猖獗等严重问题,直接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人类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依靠生命科学和相关科学的进步。例如,粮食问题会随着耕地的减少变得更加突出,依靠杂交育种提高单产的潜力不大,只有依靠基因工程在未来人工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的理论基础是生命科学理论的一部分。在20世纪,人们已经深深感受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同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磺胺药、抗生素类、甾类激素、安定药和酶制剂等,都是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在21世纪,除了有大量新的基因工程药物外,还有基因治疗和克隆人体器官等新的治疗手段,这些必将能为人类战胜多种疾病,并可大大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二、伦理学概述 1. 何谓伦理 伦理一词系从英文Ethics翻译而来。Ethics的基本词义是:①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②适合于特定生活领域中的行为准则(the rules of conduct recognized as appropriate to a particular profession or area of life)。 在中国,“伦”字的含义是特定的人际关系,辞源解释为:“伦,常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也”。“理”字的含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诠释为:“理,治玉也”。因为玉的纹理最为细密,故治玉需下精细琢磨的工夫。“伦理”便是“人伦之理”,指处理人们之间不同的关系以及所应当遵循的规则。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过,“圣也者,尽伦者也。”圣人是能够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人伦之道的人。道德与伦理同义,多指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或准则。在汉语系统中,德字左旁为众人,右下是一个心,上为一直字的变形,意为人人都把心放直。所谓道德,就是要行之有道,心要正直。 2. 何谓伦理学 伦理学产生于哲学之中,目前仍有学者把它看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有关善恶、义务的科学,道德原则、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的科学,是人类传承下来的一门对全部人类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的学问。 3. 伦理学的分类 伦理问题的探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分化和整合。时至20世纪,伦理问题的探究已分三条路来展开:一是解决伦理道德判断的语言性质,形成的主要是元伦理学理论;二是解决伦理道德问题的应当性规范,形成的主要是规范伦理学理论;三是解决伦理道德具体现实问题,形成的主要是应用伦理学理论。 1) 元伦理学 元伦理学,是20世纪初由英国哲学家摩尔开创,而后在英美国家广泛流传并一度成为主流的伦理学理论。它是凭借逻辑语言分析方法,从分析道德语言的意义和逻辑功能入手来研究道德,反映道德的语言特点和逻辑特征。它的总体特征是“既不关心对社会道德状况的描述和分析,也不制定行为规范,而仅仅关注于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解释道德术语的意义,分析道德语言的逻辑,寻找道德判断的理由和根据”。 2) 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重在伦理道德问题的应当性(ought)建构,根据有关经验事实从一般原则中推演出能指导行动的规范与禁令,侧重于道德原则规范的理论论证和实际操作。规范伦理学的总体特征是“以人们现实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哲学世界观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人的使命、生活的意义、理想人格、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具体的义务要求等问题,侧重于道德原则规范的理论论证和实际应用”。 3)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直接探索人们生存环境中所面对的道德难题,并且与其他学科相交叉而形成诸多具体的应用性分支学科。现代应用伦理学所形成的分支学科有: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家庭伦理学、性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网络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核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军事伦理学、国际关系伦理学、教育伦理学、企业伦理学、商业伦理学等等。还有与人们的社会职业、行业直接相关的按领域来划分或按职业来划分的诸多的伦理学应用性分支学科,如教师伦理学、学生伦理学、工程师伦理学、医生伦理学、新闻工作者伦理学、艺术家伦理学、警察伦理学、律师伦理学等等。 三、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一词最早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学家和癌症研究者Van Rens-selaer Potter在1970年提出。然而,很快就被在华盛顿工作的荷兰胚胎生理学家、产科学家AndreHellegers及其在乔治城大学肯尼迪人类生殖和生命伦理学研究所共同工作的同事用来指称不同的含义。Van Rensselaer Potter用此指称“一门把生物学知识和人类价值体系知识结合起来的新学科”,它是科学和人文学科中间建起的一道桥梁,帮助人类生存,维持并促进世界文明。 生命伦理学研究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以及医疗保健提出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加以规范,使人们有所遵循。简言之,生命伦理学是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提出的伦理问题,并加以规范的学科。Raanan Gillon在《应用伦理学百科全书》中的生命伦理学条目中写到:从字义上看,生命伦理学是研究产生于生物学实践领域(包括医学、护理、包括兽医在内的其他卫生保健职业)中伦理学问题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很广,除了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学,还包括环境伦理学(包括环境污染和人与动物和自然界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性、生殖、遗传和人口中的伦理问题和各种社会政治道德问题,如失业、贫穷、歧视、犯罪、战争和迫害对人群健康的负面效应。涉及此学科的人员也很广,包括医生、护士、生命科学家、患者、受试者;在学术领域还涉及哲学、道德神学、法学(这是生命伦理学中的三大学科)、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 四、生命伦理学的作用 (1) 从道德哲学、生命哲学的层面,借助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去思考和探寻人类的根本价值理念,以此作为指导性的原理,为提出和制定原则、准则、法规提供坚实的伦理基石。 (2) 在确定生命伦理的重要原则之前,寻求和确立带有根本性乃至终极性的价值理念也是十分必要的。 (3) 依据伦理原理与原则,对具体情境中的各类社会伦理问题进行辨析,作出伦理评价、判断和抉择。 总之,所谓生命伦理的三项任务,实际上是强调在根本价值理念的统领下,将一般伦理、规范伦理和境遇伦理三者有机地协调与整合。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达到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的目的。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伦理学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原则是规范的指导,没有共用认可的原则,就无法制定规范、评估规范,更谈不上遵守规范。同样,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也要遵循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即行善、自主、不伤害和公正的原则。 一、行善原则 行善原则又称有益或有利原则,台湾学者译为仁爱原则。行善,主要指生命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增进人类的健康,增长人类的寿命,有利于人。具体而言,行善要直接或间接地对生命或患者施以有利的德行,以促进他人必需而且重要之利益,并尽可能避免,减少伤害和风险,如认真的治疗,细心的护理,必要的援助等。 二、自主原则 自主原则主要指尊重患者与受试者的人格和尊严,即他们的自主知情同意或选择,而不能欺骗、强迫或利诱他们。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利,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做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做出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对于大多数正常的成年人,自主权由他们行使;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痴呆症患者等),其自主权受监护人的协助和保护。 尊重(respect)患者的自主(autonomy)权、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权、保密(confidentiality)权和隐私(privacy)权。 (1) 尊重自主权:有行为能力的人是有理性的人,涉及个人的问题,如健康、生命以至结婚、生育、避孕方法的选择等由个人做出决定,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庭联系密切,医疗决策往往通过医生、患者、家属之间的协商做出,而最后决策者往往是患者及其家属;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疾病,有关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往往与患者的配偶和家庭密切有关,这种协商更为重要。 (2) 知情同意权:为了维护患者利益及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在有关治疗方案上医生有义务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纳粹德国和日本731部队除了他们奉行反动的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外,还违反了知情同意的伦理学原则,强迫性用人体进行惨无人道的试验。 实行知情同意是一个在医生与患者(有时包括患者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协商,有时包括耐心说服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得好,能够维护患者的利益,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同时也有利于医生履行他的责任,促进医患关系。 (3) 保密、隐私权: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患者的隐私。隐私包括两方面:一是患者的身体,二是有关患者的机密信息。保护隐私也有两方面:其一,医生检查患者身体必须得到患者的同意,如果女患者不允许男医生检查身体,应该更换女医生去检查;同时检查患者身体不允许除检查必需的医务人员以外的他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