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泰戈尔卷:戈拉(精装)

封面

作者:唐仁虎

页数:552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07916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有志青年戈拉精神世界不断变化,又不断重建的故事。戈拉原先认为,要想让印度从落后贫穷的局面挣脱出来,就必须全心全意地维护其一切,无论是糟粕还是精华,要给予信心,而非嘲笑,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热爱自己的国家。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改变了他的看法,尤其是在戈拉知道自己并非正宗印度血统之后,面对森严的种族制度,处境越发地艰难……
此书是泰戈尔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除了批判印度社会的封建陋习,还着重写了几个青年的思想转变、精神成长。泰戈尔在书中呼吁以平和、平等之爱去看待这个世界,以人性之光照耀印度社会,传达着应打破种族世俗偏见,提高妇女地位的理念。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诗歌是泰戈尔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他的小说同样不容忽视。泰戈尔将悲悯的目光投射到印度社会,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的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纠缠》《沉船》《戈拉》《小沙子》,中篇小说《四个人》《两姐妹》,短篇小说《泡影》《饥饿的石头》等等。 关于译者
唐仁虎,男,1950 年5月生。1970年进入北京大学印地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74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和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从事印度文学和印地语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博士生导师。翻译出版了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眼中沙》、普列姆昌德的《普列姆昌德论文学》(与刘安武合译)、介南德尔 ?? 库马尔的中篇小说《辞职》等。参加了《印地语汉语大词典》等 7 部大型工具书的编写或词条撰写工作。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系列,泰戈尔的诗歌被人关注,他的长篇小说也 精彩。在市场上属于长销书。

目录

001 /译 序/倪培耕
003 /第一章
010 /第二章
017 /第三章
022 /第四章
030 /第五章
036 /第六章
041 /第七章
044 /第八章
049 /第九章
054 /第十章
066 /第十一章
072 /第十二章
079 /第十三章
089 /第十四章
092 /第十五章
103 /第十六章
112 /第十七章
124 /第十八章
137 /第十九章
143 /第二十章
158 /第二十一章
165 /第二十二章
175 /第二十三章
180 /第二十四章
189 /第二十五章
193 /第二十六章
202 /第二十七章
205 /第二十八章
212 /第二十九章
218 /第三十章
225 /第三十一章
231 /第三十二章
236 /第三十三章
239 /第三十四章
243 /第三十五章
247 /第三十六章
254 /第三十七章
260 /第三十八章
269 /第三十九章
274 /第四十章
279 /第四十一章
287 /第四十二章
289 /第四十三章
296 /第四十四章
299 /第四十五章
304 /第四十六章
310 /第四十七章
321 /第四十八章
331 /第四十九章
335 /第五十章
339 /第五十一章
342 /第五十二章
345 /第五十三章
348 /第五十四章
353 /第五十五章
356 /第五十六章
371 /第五十七章
374 /第五十八章
390 /第五十九章
394 /第六十章
407 /第六十一章
412 /第六十二章
418 /第六十三章
426 /第六十四章
437 /第六十五章
450 /第六十六章
457 /第六十七章
461 /第六十八章
474 /第六十九章
483 /第七十章
487 /第七十一章
490 /第七十二章
497 /第七十三章
504 /第七十四章
507 /第七十五章
513 /第七十六章
517 /第七十七章
523 /第七十八章
529 /第七十九章
532 /尾 声

节选

第十一章
那一天,哈伦很想在苏查丽达面前把戈拉驳得哑口无言,显显自己的威风。起初,苏查丽达也抱着这样的希望,结果恰好相反。在宗教信仰与社会伦理方面,苏查丽达的看法跟戈拉的看法是不相同的。
可是,她天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情自己的同胞。她并不经常谈论国事。但是,那一天戈拉听到哈伦辱骂自己的同胞突然怒发冲冠的时候,苏查丽达心里产生了共鸣。她还从来没有看见有人那样坚决、那样自信地肯定自己的祖国。我们国家的人,在谈到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时候,一般都表现出一点惋惜之情,仿佛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并非真正怀有信心。所以,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对自己的祖国可以尽情地赞颂,但实际上并不抱信心。可是,戈拉透过自己祖国的痛苦、惨状和软弱,能直接看到一个伟大的真理,因此,尽管他不得不承认祖国的贫穷,但是他对自己的祖国依然非常热爱。他对祖国潜在的力量坚信不疑。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如果接近他,听到他那坚定的爱国的呐喊,也会消除自己的疑虑。与戈拉这样坚定的爱国感情相比,苏查丽达总觉得哈伦对祖国的蔑视是极大的耻辱。所以,她有时也顾不得哈伦的情绪,主动反驳哈伦的看法。
后来,哈伦背着戈拉和维纳耶,恶毒粗鲁地辱骂了他们。苏查丽达听见之后,对他这种卑鄙的行为表示不满,再度站到了戈拉一边。但是,这并不是说苏查丽达对戈拉的反感完全消除了。戈拉那种盛气凌人的野蛮的正统印度教色彩仍然使她很不痛快。她认为,这种正统印度教特征中必然包含着挑战的意味——这并不是真正的信仰所应有的自然宁静的情感,这正好说明对自己的信仰不满意,而只是想伤害别人罢了。
那一天晚上,苏查丽达无论是吃饭还是给丽拉讲故事,无论做什么,都觉得内心深处有一种刺扎似的疼痛的感觉在折磨着她。只有找到刺在哪儿,才能拔出它。那天夜里,她独自一人在平台上坐了好久,想找出让她这样疼的那根刺在何处。在那凉爽的黑夜里,她竭力想驱散心中无缘无故的激愤,可是毫无用处。心灵上的重负压得她直想哭,但是欲哭无泪。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泰戈尔卷:戈拉(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