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万利民
页数:36
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393213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两年前我开始追逐宋人画意,虽不算真懂它的好处,在品味、临摹、研究、体验后,却感受到宋人的画不摆架子,不做作,正因为这种超然自得的平和心境,观人观物便皆有所得。 喜爱宋人作品的淡泊、静逸、简约、优雅,喜爱宋人作品的润泽、祥和、雅致、高古,创作中便有意无意去临摹,结合其形式,去体悟、把握其技术与意趣。不曾考虑过这样的题材是否已有人揭示过,也未顾忌与别人雷同而放弃这种表现形式,因为,这是我此阶段的真实历程。 宋人作品常以自然的一隅近景构图,单向出枝,在保留主体轮廓完整的同时,裁取视觉对象中有利于创作需要的各个局部进行重新梳理、随意裁剪、经营空白,用写实或夸张的手法,实现由场境到心境的营造,由表象到内在的传递,使作品表现出一股幽远的古意。受其影响,在创作中我喜欢那些超脱繁华、复归本真的自然形态,追求平淡朴素而又内秀的草木情怀。同时,我也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不局限于前人的法则。在近年创作孔雀题材的工笔画时,我更多地关注其在活动中的形态、神情,追求中国画的写意性,或舍弃其身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或降低色彩的明度,做主观反复渲染,在表现上以一种感觉来减弱现实里的禽鸟形状,使“眼中之象”、“胸中之象”、“手中之象”自然交融,营造一个分明来自世外的理想物象。
作者简介
万利民,1970年生,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花岛画家。1997年,辞职成为职业画家,2007年6月,由云峰画苑主办个人画展,2007年9月,就读中国美协创作高研班,2007年12月,作品入选全国中国画大展,2008年3月作品入选首届线描展,2008年5月,作品入选和谐家园工笔画大展,2008年10月,作品入选七届工笔画大展。
目录
林问
晨雾淡淡
绿荫
幽谷深翠
暗香浮动
草木逢知己
净土
春晓
苍山新雨
晨风晓露
雨气散新秋
家园
花开花落
一日秋风一日疏
溪山深处
欲晓
春 光
卧看仡之梢
国 色
月 夜
晨曲
清风
霜风 春梦
摇风影似凝
月色融融
春雨一夕写新翠
芦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
花开时节
知秋
深秋 生生不息
秋声
节选
《万利民工笔孔雀》内容简介:两年前我开始追逐宋人画意,虽不算真懂它的好处,在品味、临摹、研究、体验后,却感受到宋人的画不摆架子,不做作,正因为这种超然自得的平和心境,观人观物便皆有所得。喜爱宋人作品的淡泊、静逸、简约、优雅,喜爱宋人作品的润泽、祥和、雅致、高古,创作中便有意无意去临摹,结合其形式,去体悟、把握其技术与意趣。不曾考虑过这样的题材是否已有人揭示过,也未顾忌与别人雷同而放弃这种表现形式,因为,这是我此阶段的真实历程。宋人作品常以自然的一隅近景构图,单向出枝,在保留主体轮廓完整的同时,裁取视觉对象中有利于创作需要的各个局部进行重新梳理、随意裁剪、经营空白,用写实或夸张的手法,实现由场境到心境的营造,由表象到内在的传递,使作品表现出一股幽远的古意。受其影响,在创作中我喜欢那些超脱繁华、复归本真的自然形态,追求平淡朴素而又内秀的草木情怀。同时,我也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不局限于前人的法则。在近年创作孔雀题材的工笔画时,我更多地关注其在活动中的形态、神情,追求中国画的写意性,或舍弃其身上五彩斑斓的色彩,或降低色彩的明度,做主观反复渲染,在表现上以一种感觉来减弱现实里的禽鸟形状,使“眼中之象”、“胸中之象”、“手中之象”自然交融,营造一个分明来自世外的理想物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