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封面

作者:杜文玉

页数:54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76087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一部由名物词语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知识性读物。主要收录源自古代而现在仍然使用的常用词语,还有少数古代汉语的常用词语,既释今语,更溯古义。书稿中收录的每个文化词语都是某类文化史的一个星点,包含了大量多门类的古代文化常识,分为服饰、饮食、居处、交通、其他等5大版块,内容丰富。每个版块又包含诸多小节,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释读各类文化词语,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书稿中还配有多幅插图,直观展示词语所指称的事物,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蔚为大观。该书图文并茂,突出知识点,强调整体架构,人物与作品并重,系统而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力争既全面翔实,又简明扼要,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名家大家、文学思潮、代表作品、典型流派等囊括在318条常识之中。该书引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解惑的快感,又能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全貌有所认知,堪称了解古代文学常识的好帮手。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常识200余个,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介绍。该书分为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古时期三大部分,从上古时期起,到清朝末年止,内容涉及政治、科技、军事、外交、人物、事件等诸多方面,涵盖范围十分广泛。按时代先后的顺序编排,逻辑清楚,条理清晰。史料翔实,阐述精妙,语言生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该书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历史,学好历史,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升素养。

作者简介

余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市文学研究会理事、天津语言学会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山东大学中国辞赋创作与研究会兼职研究员,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本书特色

先秦诸子、诗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就是中国古代文文学?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实在是历史悠久、成就辉煌,这些仅仅是其中最闪耀的部分,是古代文学这座山脉中连绵的山峰,而这些山峰起伏蜿蜒之处的风景,更让人流连忘返。心动了吗?想在一本书里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概貌,摸清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知晓名家名篇,分清流派特色,找到进一步阅读、研究的门径?那就翻开这本充满诚意的书吧:318则常识,别朝代、分文体,一目了然,干货满满,远游近观,随君丰俭。

目录

先秦文学
散文
1蔽夜的神话及早期神话的种类3
2薄渡胶>》3
3薄洞呵铩5
4薄按呵锶传”及其各自特点7
5毕惹厥逼谑反文学的最高成就——《左传》 9
6薄豆语》及其文学特性10
7薄墩焦策》的文学特点11
8薄堵塾铩芳捌湮难С删13
9薄堵塾铩返乃枷胍庖15
10薄睹献印饭适滦缘奈谋咎卣16
11薄睹献印芬皇榈谋缏奂记17
12 《庄子》一书汪洋恣肆的风格19
13薄蹲子》一书中寓言的特点20
14薄赌子》和《韩非子》的文学特点之比较21
15避髯拥奈难С删22诗歌
16薄妒经》23
17备场⒈取⑿25
18辈墒说、献诗说、删诗说26
19薄妒经》不能简单概括为民间之诗27
20笔有六义29
21泵诗、三家诗、四家诗31
22彼未以前“诗经学”的形成及发展情况32
23彼未及元明清时期“诗经学”的发展特点33
24鼻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34
25鼻原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手法36
26薄独肷А返闹饕内容及艺术成就37
27薄俺辞”的含义39
28薄冻辞》和《诗经》双峰并立,成为中国文学两大源头40文艺理论
29 对文学理论产生了影响的孔子思想42
30 对文艺理论产生了影响的道家思想43
31 道家之否定“言”对文学的影响45
32 先秦时期“言意”之辨的发生、发展过程46
33 墨子的文学主张47
34 “性恶论”者荀子的文学主张49
35 韩非子的文学观点50秦汉文学散文
36 西汉前期政论文强有力气势的表现55
37 西汉中期政论文文风的转变56
38倍汉晚期政论文的特点57
39奔忠晡恼碌奶氐58
40 以“大”为美、其势磅礴的汉大赋之美59
41 《史记》:史家之绝唱60
42薄妒芳恰罚何拊现《离骚》61
43薄妒芳恰酚搿逗菏椤诽謇上之区别63
44薄妒芳恰酚搿逗菏椤匪枷肭阆蚝兔姥色彩上之区别64
45 最早的女性传记——《列女传》66诗歌
46 乐府诗的分类及其成就67
47薄犊兹付南飞》叙事技巧的进步之处69
48 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在形象塑造和艺术手法上的成功之处71
49 《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感慨的深厚感染力72文艺理论
50 大赋作者扬雄对大赋的评价74
51 汉代对屈原其人其文的评价75
52 王充《论衡》的文学主张77魏晋南北朝文学
散文
53甭逞赋撇懿傥“改造文章的祖师”81
54薄堵逖糍だ都恰82
55薄端经注》84
56 《小园赋》的艺术成就86
57逼血之作《哀江南赋》87
58 汉魏六朝小赋的发展情况89
59蹦铣美文91诗歌
60 曹操的诗歌成就92
61薄安鸥甙硕贰钡牟苤仓诗歌成就94
62薄敖ò卜绻恰96
63薄侗愤诗》的作者及其艺术特色98
64薄爸窳制呦汀钡娜松情怀100
65 阮籍诗的“蕴藉”101
66 嵇康其人其文对后代文学的影响103
67 “太康体”及潘岳诗歌的特点105
68 与潘岳相比,陆机诗歌的特点106
69 左思诗歌的艺术风格107
70蔽航时期“游仙诗”的发展和成就109
71 郭璞将游仙诗推至了顶峰111
72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陶渊明诗之
语言特点112
73北照的文学成就114
74 谢朓诗歌的特色 115
75 永明体117
76 齐梁宫体诗的评价119
77 庾信诗歌的艺术成就120
78 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122
79 北朝民歌的特点124
80 《木兰辞》的北方气息125小说
81 士人的教科书——《世说新语》127
82 南北朝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129文艺理论
83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论著述及其见解131
84 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132
85薄堆帐霞已怠吩谖难史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134
86薄妒品》136
87薄段男牡窳》的通变观及其在文学鉴赏方面的开创性功绩138
88 魏晋时代的“生命意识”140
89 “文笔说”在南北朝的重要意义141
90倍浴把浴薄耙狻敝辨的认识,在魏晋期间的发展和进步143隋唐五代文学
散文
91彼臻评韩愈“文起八代之衰”147
92焙愈散文的艺术特征149
93绷宗元散文“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主要体现150
94 鲁迅说晚唐小品文是“一榻胡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153诗歌
95 唐代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156
96 佛教对唐代文学的影响157
97 南北文学合流对隋唐文学的影响159
98 唐代作家的生活方式对其创作的影响160
99 隋代诗人王绩的诗风特征162
100 初唐文坛背景下的“上官体”的特征163
101薄俺跆扑慕堋笔翘拼文学的革新人物165
102 “沈宋”对律诗体制建设的作用 168
103 陈子昂矫正了唐诗的发展航向169
10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171
105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成就173
106 山水田园诗作的神韵174
107 王维诗歌的艺术特征175
108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体现 178
109 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180
110 诗歌之“有禅味”而“无禅意”181
111 孟浩然“新诗句句尽堪传”183
112 盛世弃儿孟浩然歌声中的苦音185
113薄捌呔圣手”王昌龄“七绝”之“绝”186
114 唐代边塞诗被视为“盛唐气象”的写照189
115 “极有气骨”的高适191
116 唐代边塞诗的扛鼎之作——高适《燕歌行》192
117薄搬参兄弟皆好奇”的表现194
118 李白复杂多面的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195
119 “惊风雨”“泣鬼神”的李白诗197
120 李白的拟乐府、歌行、绝句各自的特征199
121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201
122薄按既濉倍鸥201
123倍鸥κ“诗史”的特征及其叙事艺术202
124 杜甫律诗《秋兴八首》的成就204
125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06
126薄按罄诗风”的特征207
127 刘长卿的诗歌特点209
128 韦应物诗歌的特点210
129焙笥星郎211
130 元结的诗歌是中唐元白的先声212
131笔到元和体变新213
132薄昂孟诗派”的代表诗人及其创作特征214
133 李贺诗歌诡谲怪异的艺术特点217
134 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218
135薄霸白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征220
136 白居易新乐府诗的艺术特色222
137 元稹的爱情诗之题材内容224
138 郊寒岛瘦225
139 李商隐诗歌的种类226
140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228
141 杜牧诗歌是唐王朝落幕时的余晖229
142 晚唐艳丽诗风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32词
143 燕乐对词起源的影响234
144 晚唐五代花间词的主要特色235
145薄盎间鼻祖”温庭筠词作的艺术特色236
146 “话尽沧桑”之李后主词238
147 李煜词的艺术特征240小说
148 唐传奇的发展轨迹242
149 唐传奇的主要成就243
150敝刑拼奇的压卷之作——《霍小玉传》245
151 唐代变文的主要特征246文艺理论
152 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流变和宗旨248
153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理论250宋辽金文学 253
散文 255
154彼纬跏文的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成就如何255
155迸费粜奘强创宋代文风的文坛领袖257
156薄叭苏”及其散文成就和文艺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影响259
157薄冻啾诟场诽逑值乃臻散文的艺术精神262
158狈吨傺汀对姥袈ゼ恰返闹魈馑枷牒鸵帐醭删264
159迸费粜蕖⑼醢彩、曾巩的散文艺术风格之异同266诗歌 268
160薄拔骼ヌ濉钡囊帐跆卣骷拔难Ъ壑268
161薄疤饣诗”及其审美特点269
162薄敖西诗派”的代表诗人及其创作理念271
163蓖醢彩的诗歌成就273
164薄靶±畎住甭接渭捌浒国诗274
165毖钔蚶铩俺险体”的艺术特色276
166薄坝兰嗡牧椤钡氖学思想和创作风格278
167薄敖湖诗派”的代表诗人及其评价280
168绷纱文学的代表诗人及其诗歌成就282
169痹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特点及其展现的金元易代
之际的历史画卷284词 285
170标淌獯实奈难С删秃蜕竺酪饩285
171绷永词的创新及其《雨霖铃》(寒蝉凄切)表现的
生命情调287
172彼臻词作的文学成就与杰出贡献289
173甭接未首鞯姆掷嗉啊恫匪阕印び矫贰返纳竺酪饩291
174毙疗疾词爱国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及其爱国词的代表作293
175背了爱国词,辛词的类型及《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委婉含蓄的艺术情致295
176薄靶僚纱嗜恕痹谖难Т醋魃系纳竺雷非296
177薄八彰潘难士”及其创作倾向298
178敝馨钛濉扒逭嫜糯省钡纳竺雷非蠹捌涠运未史⒄沟
推动作用300
179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及其词的艺术成就302
180蓖裨寂傻恼宗词人李清照及“易安词”的审美意境304
181蹦纤挝了抗金救国而呼号的词人及其作品306
182彼文┐侍车拇表词人及其艺术风格308小说 309
183彼未市民文学得以发展兴盛的原因309
184被氨拘∷导八未话本小说的文化理念311
185彼未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的市民文学特色313文艺理论 314
186彼问“理趣”的审美意蕴314
187甭接巍叭旯欲学诗,工夫在诗外”316
188彼未“诗文革新运动”的文学主张及其对中国文学的
影响317
189毖嫌稹恫桌耸话》之“诗道亦在妙悟”319
190毙疗疾之“以文为词”321
191崩钋逭仗岢龃省氨鹗且患摇323
192彼未文学的审美情趣从“严分雅俗”转向了
“以俗为雅”324
193痹好问的《论诗》326
194狈段隆肚毕诗眼》言“有余意之谓韵”327元代文学 329
诗歌 331
195崩硌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331
196薄霸诗四大家”及其艺术风格的异同332
197毖钗桢的“铁崖体”的特色?其对元诗的发展有
何意义?334
198痹代各民族诗人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成就335元曲 337
199敝罟调的文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戏曲成熟的作用337
200苯鹪罕镜奶氐慵捌涠栽杂剧成熟的推动作用339
201薄霸曲四大家”及其杂剧成就340
202鄙⑶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342
203惫睾呵渖⑶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及其成就344
204薄扒状元”马致远散曲的艺术特色345
205痹曲小令及马致远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
的艺术意境347
206痹代后期散曲创作的代表作家及其艺术追求与元代
前期相比的特征348
207痹杂剧兴盛的原因350
208痹杂剧在结构体例、表演形式和音乐体制方面的特点351
209惫睾呵浔氏碌鸟级稹⒄耘味、谭记儿等女性形象的
个性特点353
210薄肚酵仿砩稀肥且磺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355
211蓖跏蹈Α段飨峒恰范源掭狠旱乃茉毂硐值淖髡咧女性观与
爱情观356
212甭碇略渡裣傻阑剧的代表作品及其思想倾向358
213痹代北方戏剧圈的创作成就及其审美趣味359
214痹代南方戏剧圈与北方戏剧圈相比,在创作倾向上的
不同362
215薄墩允瞎露》中国式的悲剧意味363
216鄙兄傧汀读毅传书》的故事情节及柳毅形象的变化365
217敝M⒂裣簿纭犊辞奴》的审美特征366
218敝9庾妗顿慌离魂》的主题倾向及其婚恋观368
219鼻羌的戏剧成就369
220痹杂剧的衰落371
221蹦舷返奶氐373
222薄澳锨传奇之祖”——高明的《琵琶记》374
223蹦舷贰八拇蟠奇”及其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意义3760文艺理论 377
224痹代文学审美情趣的独特之处377
225薄堵脊聿尽芳捌淝学成就379
226敝泄曲谱韵书的开山之作——周德清《中原音韵》381
227毕耐ブァ肚嗦ゼ》383
228痹代以胡祗遹为代表的戏剧表演理论384明代文学 387
散文 389
229泵鞔散文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明中叶散文流派389
230薄堵舾陶哐浴391
231闭确认识八股文392
232贝印断罴剐志》看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创作特色394诗歌 396
233泵鞔诗歌的主要流派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作用396
234崩钆柿诗歌《挽王中丞》(其一、其二)的思想内容和
写作特点398小说 399
235闭禄匦∷导捌涮氐399
236崩史演义《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400
237薄度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主要采用的艺术手法402
238薄度国演义》的语言特点403
239薄度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的突出成就404
240币浴端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类
小说的异同405
241薄端浒传》的主要版本及繁本和简本的主要区别406
242薄端浒传》七十回本是清代最流行的本子408
243薄端浒传》的思想内容409
244薄端浒传》的艺术成就411
245薄端浒传》中宋江形象的典型意义413
246薄端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招安结局414
247薄端浒传》中林冲、李逵、鲁达、武松等典型人物的
思想性格415
248薄端浒传·智取生辰纲》的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特点418
249鄙衲小说419
250薄段饔渭恰返奶獠难莼420
251薄段饔渭恰肥窃⒂腥松哲理的“游戏之作”422
252薄段饔渭恰分兴镂蚩招蜗蟮奶氐慵捌涫贝意义423
253薄段饔渭恰分兄戆私湫蜗蟮纳缁嵯质狄庖425
254薄段饔渭恰返囊帐跆厣427
255薄段饔渭恰吩谌宋锼茉旆矫娴奶氐428
256薄督鹌棵贰吩谖夜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429
257薄督鹌棵贰纷乓庠诒┞430
258薄督鹌棵贰吩诿栊慈宋锓矫娴奶氐432
259彼卧小说话本的基本概况434
260蹦饣氨436
261泵鞔短篇白话小说发展的历史进程436
262泵鞔白话短篇小说题材上的新拓展438
263币浴叭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艺术上
的独到之处440
264泵鞔短篇文言小说发展的整体概貌及其文学影响442
265薄吨猩嚼谴》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功之处443戏曲 444
266泵鞔杂剧发展的基本情况444
267泵鞔传奇发展的基本情况445
268泵鞔中叶以后戏曲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447
269碧老宰妗傲俅ㄋ拿巍钡奶獠奶氐愫臀难史贡献448
270碧老宰妗傲俅ㄋ拿巍敝比较449
271薄赌档ねぁ返闹魈馑枷451
272薄赌档ねぁ返谑出《惊梦》艺术上的独到之处452
273薄赌档ねぁ返奈幕意义454文艺理论 455
274崩铌蕖巴心说”455
275薄笆话”和“词话”456
276泵鞔文学论争的特点及其现实影响457
277蓖ㄋ孜难459
278泵鞔通俗文学的发展对加强文学特性认识的促进460
279碧老宰妗爸燎槁邸钡木咛灞硐462
280薄傲俅ㄅ伞焙汀拔饨派”的艺术主张463清代文学 465
散文 467
281鼻宕文学集历代文学之大成467
282鼻宄跎⑽牡姆⒄垢琶468
283蓖┏桥傻奈难е髡偶俺删469
284薄栋а未文》的艺术特色471诗歌 472
285鼻宄跤萆绞派及其创作追求472
286蔽馕耙怠懊反逄濉钡囊帐跆厣473
287蔽馕耙档摹对苍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色474词 476
288鼻宕词的流派及其发展476
289蹦衫夹缘麓实陌г钩羁嗲榈478
290闭闩纱实逆颖浜统V荽逝傻男似479小说 481
291薄缎咽酪鲈荡》宿命外壳中的真实内涵481
292薄缎咽酪鲈荡》艺术上的突出表现482
293鼻宄醪抛蛹讶诵∷档钠兰484
294薄读恼志异》中狐鬼花妖的人文精神属性485
295薄读恼志异》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487
296薄读恼志异》中《婴宁》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488
297蔽饩磋鳌度辶滞馐贰返姆泶桃帐跫捌浔硐质址490
298薄度辶滞馐贰肥且徊咳辶值某笫罚也是一部儒林的痛史491
299薄度辶滞馐贰分卸派偾湫蜗蟮娜宋哪诤493
300薄逗炻ッ巍吩谌宋锼茉旆矫娴耐怀龀删494
301薄逗炻ッ巍分屑直τ裥蜗蠹捌浔剧意义495
302薄逗炻ッ巍分小氨τ癜ご颉币唤诘乃枷肽诤与艺术特点497
303薄逗炻ッ巍繁剧世界的底蕴498
304薄逗炻ッ巍泛笏氖回续书的评价500戏曲 501
305鼻宄跸非的发展概貌及其突出成就501
306薄八罩菖伞奔捌湎非的创作特点503
307薄肚逯移住吩谙非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504
308焙闀N《长生殿》故事发展演变及其结构特点505
309薄短一ㄉ取肥且徊拷咏历史真实的历史剧507
310薄短一ㄉ取吩谝帐跎暇薮蟪晒Φ闹饕体现509
311薄冻ど殿》和《桃花扇》思想内容上的共同倾向510
312鼻逯幸丁盎ú俊焙汀把挪俊敝争511文艺理论 512
313鼻宕的诗歌流派及其诗歌理论主张512近代文学 515
314惫ㄗ哉涫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517
315苯代“诗界革命”及黄遵宪诗歌题材的特点519
316被谱裣苁歌的艺术特色520
317薄渡倌曛泄说》的题旨及其写作特点522
318薄靶滦∷怠奔捌湓谥泄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52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8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