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广林 韦妍兰 兰淑华
页数:182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39800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共五章。首章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概述,包括事业单位的定义及特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现状、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的措施等内容。第二章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包括财务管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法规及主要任务等内容。第三章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包括新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路径等内容。第四章为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变革,包括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大数据技术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变革、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变革的路径等内容。第五章为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路径,包括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创新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等内容。
目录
第一节 事业单位的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现状
第三节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四节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第五节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改革的措施
第二章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第三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
第四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五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法规及主要任务
第三章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第一节 新政府会计制度
第二节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三节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第四节 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路径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变革
第一节 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大数据技术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变革
第四节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节 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变革的路径
第五章 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第一节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节 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第三节 创新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模式
第四节 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
参考文献
节选
《事业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 (二)收入管理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获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导致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人。事业单位收入按来源可以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在收到款项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应当在提供服务或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予以确认,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者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进行计量。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它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是政府对发展各项事业的投入,也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经常性资金来源。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专业业务活动又被称为主营业务,它是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专业特点所从事或者开展的主要业务活动。如教育事业单位的教学活动、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活动、文化事业单位的演出活动、卫生事业单位的医疗保健活动等;辅助活动是指与专业业务活动相关的,直接为专业业务活动服务的单位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活动及其他有关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取得的收入,均作为事业收入核算。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人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人事业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通常同时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二是从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独立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对其经济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独立地、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非独立核算是指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物资、款项从事业务活动,不独立计算盈亏,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报给上级集中进行会计核算。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为促进各类事业单位的发展或者弥补事业单位的经费不足,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的收入或者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以一定的方式对事业单位予以拨款补助,这部分资金形成了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财政部门通过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转拨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补助收入,不属于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单位上缴的收入和利润等。附属独立核算的单位,一般是指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和附属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取得的该项收入,是凭借特定的经济关系获得的,一旦取得,就为事业单位所拥有,即可确认为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捐赠收入等。其他收入是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杂项收入,也是事业单位业务成果的组成部分,应当纳入事业单位收入统一进行核算和管理。 与传统的经费收入相比,事业单位收入是“大口径”收入,不仅包括与经费收入对应的财政补助收入,而且还包括非财政补助收入的其他各项收入,反映了事业单位获取非偿还性资金的能力。 与企业的收入相比,事业单位收入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必须将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初始投入和后续投入)与这些资金运动产生的资金流人区分,以便正确计算资金的收益情况,因此所有者投入资金的增加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企业收入;事业单位资金供应者不要求资金上的回报,因此没有必要区分投入资金与资金运动产生的资金流人。资金供给者无偿供给的资金、社会捐赠的资金,以及事业单位运用资金产生的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都是事业单位的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