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建生/8.5
页数:256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440834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提炼出“精忠爱国”、“仁者爱人”、“孝悌无违”、“见利思义”、“诚信为本”、“谦和好礼”、“行己有耻”、“包容会通”等八种精神,并以“忠孝仁义”统摄以上八种精神。
作者简介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现年79岁。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本书特色
“青青子衿’传统文化书系”分为12册,是一套针对中学生以上水平的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图书。该丛书由教育家于漪先生主编,丛书基于项目学征,符合语文教学趋势;内容覆盖面较大,视野更加开阔;与现实联系精密,贴近学生的阅读需求;选择例文精当,板块设计合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讲述,让广大青少年能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奥秘,对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目录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忠”
二;孟子议“忠”
三;安石说“忠”
四;弦高机智救国
五;屈原自投泪罗
六;李广竭诚尽忠
七;苏武牧羊不屈
八;李善知恩乳主
九;祖逖闻鸡起舞
十;岳飞精忠报国
十一;范仲淹有志天下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二章;仁者爱人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仁”
二;孟子议“仁”
三;柳宗元说“仁”
四;商汤网开三面
五;子产为相施仁爱
六;仁人贤相孙叔敖
七;龚遂“缓”治渤海郡
八;魏母爱前妻之子
九;乐羊子妻巧劝夫
十;唐太宗安人之道
十一;周济以仁心为政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三章;孝悌无违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孝”
二;孟子谈“孝”
三;《孝经》说“孝”
四;缇萦上书赎父刑
五;子长承志作史书
六;洒扫回亲心
七;赵孝争死救胞弟
八;李密辞官尽孝心
九;芳容负骨归葬父
十;江革苦读遂父愿
十一;岳飞孝亲忠君国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四章;见利思义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义”
二;孟子议“义”
三;陆贾说“义”
四;身在曹营心在汉
五;李膺慷慨勇赴死
六;聂政舍身谢知己
七;魏乳母守忠死义
八;忳埋金彰德义
九;武训行乞办义学
十;冯谖市义焚券契
十一;髯樵贱薪殴秦桧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五章;诚信为本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信”
二;孟子议“诚信”
三;魏徵说“诚信”
四;曾子杀猪明不欺
五;商鞅变法立木信
六;军无戏言斩姬
七;季札挂剑不欺心
八;范式与友言有信
九;夫妻守约镜重圆
十;建昌郡人贾无欺
十一;失信于人害人己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六章;谦和好礼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礼”
二;孟子议“礼”
三;董仲舒说“礼”
四;乐者中和之纲纪
五;中山君礼招祸福
六;晏婴惜贤常自下
七;将相言和为交欢
八;张良拾履得兵法
九;夫妻恩举案齐眉
十;陈蕃下榻责孝子
十一;杨时诚心门立雪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七章;行己有耻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耻”
二;孟子议“耻”
三;顾炎武说“耻”
四;勾践困卧薪尝胆
五;太史隐忍著信史
六;李陵遭围降匈奴
七;周处知耻改自新
八;文山有为隐忍行
九;晏婴尚俭拒新车
十;杨震公廉拒私谒
十一;温公训俭示子康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第八章容会通
文化典籍
一;孔子论“和恕”
二;孟子议“和恕”
三;曾国藩说“敬恕”
四;鲍叔大度荐管仲
五;白圭经商有所长
六;蒙正不喜记人过
七;太宗“五事”治天下
八;沈括博学著笔谈
九;东吴四杰相汲引
十;郑和西洋播文明
十一;国父笃志纾时艰
文化倾听
文化传递
文化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