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卞志村
页数:53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0100803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校金融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现已出版三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中央银行学》。作为系列教材的第四本,《金融学》的首要宗旨是向阅读者准确传递全面而系统的学科知识。为此,在继承学科长期发展的成果积累基础上,本教材的编写力求充分考虑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新特点和金融学理论发展的新动态以及在wt0框架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科学、系统讲授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夯实基础、拓宽思路、启发创新、联系实际。同时,本教材又力图避免诸多教材编写中容易出现的两种倾向:一是如同词典,面面俱到;二是如同提纲,过于“点到为止”。因此,在大量参考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和相关专著及文献后,本教材拟以货币金融为对象,以货币、货币运行和货币调控为主线,将金融学科的核心内容分为13章进行讲授。其中,第1~4章介绍货币、货币制度、信用、信用工具、利息、利率和金融市场等金融要素的内容与制度安排;第5~7章分析金融机构体系,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第8~11章阐述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调控机理及其操作手段;第12章介绍金融监管的基本知识;第13章分析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除主体内容外,本教材的最后还附有金融学科中常用术语的英汉对照词汇表,在每一章后都对本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小结,并列出了重要概念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相关资料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货币虽然已成为人们每时每刻都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几乎处处、天天接触货币,但一旦论及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如何产生的、货币有哪些职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如何逐渐演变形成的等基本问题时,人们可能就讷讷难言了。本章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货币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入手,揭示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通过讨论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制度的演变,把握货币这个经济金融领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事物的历史与逻辑的联系,从而对货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社会在地球上生存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但货币却是在几千年前才出现的。长期以来,无数经济学家、货币理论专家都竭力想揭开货币之谜,并对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产生了种种影响深远的经济流派与学说。一、货币的起源根据史料记载,世界各地的交换都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即物物交换阶段和通过媒介交换的阶段。物物直接交换的方式只能在较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进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物物交换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通过媒介的交换,这种媒介就是货币。那么,这种货币媒介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货币国定说早在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提出了货币国定说的观点,即认为货币是由国家规定和创造的。他认为,每种货物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它能满足人们某一方面的需要,即物的使用价值;另一种就是用它去交换别的物品,即物的交换价值。物品之所以能互相交换,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等同的东西,没有相等的东西就不能有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相等。货币是价值的共同尺度,是交换的媒介。但同时,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货币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根据协议或国家法律而确定的,货币的价值可以由法律加以规定,也可以根据法律废除货币。货币国定说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代表人物就是管子。在《管子?国蓄》一文中,管子论述道:“王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亦野,东西南兆距周七千人百里,水邑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真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币,以刀币为下币。三币、中屋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口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其大意是说,先王为了进行统治而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的
目录
节选
《金融学》讲述了:“21世纪高校金融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现已出版三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中央银行学》。作为系列教材的第四本,《金融学》的首要宗旨是向阅读者准确传递全面而系统的学科知识。为此,在继承学科长期发展的成果积累基础上,本教材的编写力求充分考虑21世纪金融业发展的新特点和金融学理论发展的新动态以及在WT0框架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科学、系统讲授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夯实基础、拓宽思路、启发创新、联系实际。同时,本教材又力图避免诸多教材编写中容易出现的两种倾向:一是如同词典,面面俱到;二是如同提纲,过于“点到为止”。因此,在大量参考国内外出版的同类教材和相关专著及文献后,本教材拟以货币金融为对象,以货币、货币运行和货币调控为主线,将金融学科的核心内容分为13章进行讲授。其中,第1~4章介绍货币、货币制度、信用、信用工具、利息、利率和金融市场等金融要素的内容与制度安排;第5~7章分析金融机构体系,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第8~11章阐述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原理、调控机理及其操作手段;第12章介绍金融监管的基本知识;第13章分析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除主体内容外,本教材的最后还附有金融学科中常用术语的英汉对照词汇表,在每一章后都对本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小结,并列出了重要概念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