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吉永
页数:205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196108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效益思想理论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其生成机制和发展演变过程与我国经济制度变革和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基于上述考虑,本书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出发,密切结合我国各个经济时期社会经济情况和经济效益状况,在系统考察和总结中国经济效益思想理论基础上,梳理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思维逻辑,力求客观真实的反映当代中国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的演变过程,提出笔者个人对经济效益涵义的理解与建议,这是要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客观实际情况,提出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策略与途径,这也是本书试图解答的问题。
作者简介
苏吉永,男,汉族,1965年4月生,山东省禹城市人,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法、管理会计、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主要从事企业产权理论、企业文化与实践、经济思想史、制度经济学、市场监管理论与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多部,在各种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
本书特色
本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本书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追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经济效益的不同提法和理论探讨,总结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效益理论的发展变化,来定义经济效益理论的概念,并提出新时期提高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办法、策略和途径。
目录
绪
目??录
CONTENTS
内容摘要 …………………………………………………………………………1
Abstract ……………………………………………………………………………3
第一章 ?导论 ? …………………………………………………………………1
第一节 中国经济效益理论研究综述和文献回顾 ………………………3
一、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的研究探索(1950-1981) …5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迅速发展(1982-1991) …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逐步深化(1992-2005) …7
四、中国经济效益理论主要观点总结 ………………………………8
第二节 国外经济效益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15
一、国外经济效益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二、国外经济效益理论研究对我国的影响 ……………………… 18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重点的确定 ………………………………… 20
一、研究范围的有关说明、确定及经济效益理论研究阶段划分 … 20
二、研究重点的有关说明 ………………………………………… 22
三、需要解决的方法论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25
第二章 立论基础研究 ……………………………………………………… 29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30
一、对“经济”涵义的理论界定 ………………………………… 30
二、对“效益”涵义的理论界定 ………………………………… 32
三、对“经济效益”的理论界定 ………………………………… 33
四、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39
第二节 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 ………………………………………… 40
一、客观评析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41
二、选取材料及确定研究方法 …………………………………… 43
三、本文论述架构 ………………………………………………… 44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论著创新 ………………………………………… 45
一、选题的必要性 ………………………………………………… 46
二、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47
三、论著的创新 …………………………………………………… 50
本章小结 …………………………………………………………… 51
第三章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
研究探索阶段(1950-1981) ? ? … 5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社会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理论(1950-1976) … 56
一、经济恢复改造时期社会经济和经济效益状况(1950-1956) 57
二、经济建设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调整(1957-1965) …… 58
三、“文革”时期社会经济和经济效益状况(1966-1976) ……… 59
四、经济效益理论研究的艰难探索 ……………………………… 60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理论(1977-1981) 63
一、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和经济效益状况(1977-1981) …… 63
二、经济效益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 65
本章小结 …………………………………………………………… 67
第四章?)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
迅速发展阶段(1982-1991) ? ? ?
……………………………………………………………… 69
第一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效益理论
(1982-1991) …………………………………………………… 70
一、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时期(1982-1983) …………… 71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84-1987) ………………………… 72
三、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双轨制时期(1988-1991) …………… 74
第二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迅速发展的原因
(1982-1991) …………………………………………………… 76
一、经济效益理论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 …………………… 76
二、经济效益理论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 78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1982-1991) …………………………………………………… 79
一、关于经济效益涵义方面的讨论 ……………………………… 79
二、关于提高经济效益必然性的探讨 …………………………… 81
三、国民经济计划中体现的经济效益思想 ……………………… 81
四、关于经济效益趋于下降规律的探讨 ………………………… 82
五、关于经济效益平均化规律的探讨 …………………………… 85
六、提高经济效益途径与方法理论的研究 ……………………… 86
本章小结 …………………………………………………………… 86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经济效益理论
逐步深化阶段(1992-2005)………
???? ……………………………………………………… 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经济和经济效益状况 ………… 93
一、治理整顿基础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指标却在下降 … 93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经济建设进入新阶段 …………………… 94
三、“八五”计划后经济增长、经济效益向好的方向发展 ……… 95
四、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打好基础 ……………… 95
五、经济改革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制度保证 …………………… 95
六、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提高经济效益新途径 …………………… 96
七、生活改善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动力 …………………………… 96
第二节 经济效益理论逐步深化的原因 ……………………………… 96
一、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需要理论深化 …………………………… 96
二、我国每次经济波动中明显表现出轻视经济效益现象 ……… 97
三、我国经济效益不好在过度投资上的表现 ……………………100
四、国际经济形势变化需要理论深化 ……………………………101
第三节 经济效益理论研究逐步深化的内容 …………………………102
一、对经济效益涵义理解加深 ……………………………………102
二、经济效益一般性和基本特征的讨论 …………………………104
三、邓小平理论对经济效益理论的贡献 …………………………105
四、对经济效益涵义理解上的进步 ………………………………105
五、关于提高经济效益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106
六、运用经济效益理论对法律等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 …………111
七、关于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113
本章小结 ……………………………………………………………117
第六章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策略与途径 ? ? …………………………………123
第一节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125
一、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125
二、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树立新理念 ……………………………126
三、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128
第二节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132
一、完善生产经营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3
二、建立新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体系 ………………………………135
三、提高职工主体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39
第三节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143
一、提高竞争力需要自主创新 ……………………………………143
二、促科技发展自主创新必要性及工作实践 ……………………145
三、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147
四、工作着眼点 ……………………………………………………148
第四节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 …………………………………150
一、研究市场提升竞争力 …………………………………………150
二、注重研究市场基本类型及健全工作系统 ……………………152
三、研究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 ……………………………………153
四、研究市场工作对策 ……………………………………………154
第五节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重心 …………………………………155
一、挖掘潜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156
二、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现状与必要性 ………………156
三、充分挖潜措施 …………………………………………………157
第六节 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 ……………………………159
一、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 …………………………………………159
二、调整不合理产品结构 …………………………………………161
三、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 ……………………………165
本章小结 ……………………………………………………………170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173
第一节 结 论 ……………………………………………………………174
一、经济效益的涵义 ………………………………………………175
二、经济效益的评价 ………………………………………………175
三、我国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分析 ………………………………177
四、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 ………………180
五、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体系 ……………………………………181
六、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强化各种措施 ……………………………183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 ……………………………………………………186
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 …………186
二、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90
三、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长期与近期经济效益
的关系 …………………………………………………………190
第三节 本文后续研究方向 ……………………………………………191
参考文献 ………………………………………………………………………194
后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201
节选
内容摘要关于经济效益的涵义,本文重新表述为“经济效益是指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前提下,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取得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合理需要符合标准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与土地、劳动、资本、管理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占用和耗费的关系”。经济效益思想理论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其生成机制和发展演变过程与我国经济制度变革和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出发,密切结合我国各个经济时期社会经济情况和经济效益状况,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当代中国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的演变过程,提出笔者个人对经济效益涵义的理解与建议,这是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新时期客观实际情况,提出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策略与途径,这也是本著作试图解答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思想理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大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制度变迁,这为经济效益思想理论发展提供了良好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新问题、出现大量新情况,这又为经济效益思想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本文导论部分,主要是中外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研究综述和文献回顾。在对中国经济效益理论进行初步梳理基础上,将本著作写作范围划定为 1950-2005 年这段历史时期。以国家经济制度变迁、经济政策调整为主要依据,将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研究阶段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传统计划经济时期(1950-1981)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研究探索阶段;二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82-1991)经济效益思想理论迅速发展阶段;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2-2005)经济效益思想理论逐步深化阶段。此外对现有中国经济效益理论给以评价并提出尚待解决的五个方法论问题。第二章是本文的立论基础研究部分,结合所提方法论问题,在综合分析传统对经济效益涵义理解基础上,笔者对经济效益涵义做出新的表述。通过经济效益理论研究、对经济效益涵义新的理论界定,奠定整部著述的基调和立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效益理论的研究途径及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第三、四、五章分别论述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研究的探索、迅速发展和逐步深化过程。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从“讲究经济效果”为中国经济效益思想理论研究的开端,这时经济效益理论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是顾准等对经济效果的探讨、陈云讲究经济效益的观点,特别是邓小平对经济效益的论述,对于经济效益理论的形成、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推动了中国经济效益理论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提出经济建设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效益理论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这时经济效益理论的研究框架已初具规模,其具有两点突破:一是突破政治挂帅思想束缚,树立经济效益观点大搞经济建设,为迅速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做出巨大贡献。二是大量西方经济管理理论的引入,提供了许多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新思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极大变化。人们意识到环境、资源、科技等对经济增长和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对经济效益涵义理解加深,对提高经济效益策略和途径有了新认识,我国经济效益理论进入逐步深化时期。这时更着重对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科技进步等方面的研究,力图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长期与近期经济效益的关系,促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速增长与发展。第六章论述我国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策略与途径。在对经济效益的涵义进行了新的理论界定前提下,从新时期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基础、关键、核心、重心等方面出发,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与途径。对经济效益理论的总结不仅有理论自身发展的回顾,还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高度,结合加入WTO 后要更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所采取的策略与途径。第七章是结论与政策性建议。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提出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等政策性建议,并对未来后续研究提出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