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苍凉的背影: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

封面

作者:张实

页数:54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0102347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前编 光绪十五年》结合典型的历史事例,具体阐述光绪中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有关国际背景,为本编作了具有历史形象实感的铺垫。《本编 荆天棘地千秋业》以原始档案为依据,以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灵活采用考证、叙述、论证等方式,全面翔实地展现了在晚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张之洞迎难而上、克服各种阻力、不屈不挠开创中国钢铁工业的全过程。实事求是地考证了百年来广受非议的购炉、选址、质量、效益等问题的由来和真相;作出“叶景葵《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不应作为依据”的结论,从源头上推翻了百年来谴责张之洞的史料基础。以一家之言,自成体系,对张之洞这一事业作出了建立在确凿史实上的第一性的高度评价。并通过这一过程,揭示了他与慈禧、李鸿章、盛宣怀、翁同龢、刘坤一等人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揭露了晚清政局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从一个侧面揭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必然的历史命运。此次增订,全文增加了脚注,彰显了事事有出处的学术严谨性,与它的姊妹篇《悲怆的绝唱——盛宣怀与汉冶萍公司》保持体例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还参考了更多的文献,补充了大量史料,新写了部分小节。

作者简介

张实,1937年生,原籍湖北鄂州市。现为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汉冶萍研究中心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受章黄学派名师熏陶。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建黄石市委政策研究室,任主任,结合中国“钢铁摇篮”黄石市的实际,研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体制改革,为研究汉冶萍预备了有利条件。九十年代初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组织、策划、创作《总督张之洞》,在国内第一次用电视连续剧正面反映洋务运动的历史,1996年、1997年分别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从事汉冶萍研究30余年,发表汉冶萍研究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苍凉的背影——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商务印书馆2010年),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致力于京剧艺术的普及,创造性地用文字描述舞台演出,著有《一生必读的十五个京剧经典故事》(台北新锐文创,2013年)《中国戏曲故事传统京剧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

本书特色

科举出身的一介儒臣,创办了中国钢铁工业,显示了中华文明与现代文明相契合在当时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在历史转型期一次凝重的闪光。

目录

黄瑞云先生序

自序:我为什么要写张之洞?

前编 光绪十五年

第一章 皇权交接的敏感时期

第二章 自强三十年未自强

第三章 体制性的腐败病入膏育

第四章 财政:有限的银子用在哪里?

第五章 思想先行者的探索:从洋务到变法

第六章 朝堂争论的焦点:中国要不要铁路?

第七章 中外冶铁:手工作坊与自动化生产

本编 “荆天棘地”千秋业

第八章 皇太后的门生

第九章 决策内幕(上):李鸿章与张之洞的一段纠葛

第十章 决策内幕(下):张之洞与盛宣怀的分歧

第十一章 铁山运道:黄河以南的第一条铁路

第十二章 百年冤案:张之洞订购炼钢炉的真相

第十三章 在煤的困扰背后

第十四章 张之洞为什么不把铁厂建在黄石港?

第十五章 银子从何而来?

第十六章 大参案:徐致祥、刘坤一和李瀚章

第十七章 民间的风波

第十八章 岁在甲午:铁厂建成而生产乏款

第十九章 四面楚歌山穷水尽

第二十章 销售:费尽心机难收成效

第二十一章 质量:一个谎言流传百年掩盖了真相

第二十二章 招商承办的前前后后

第二十三章 启动城市早期现代化

第二十四章 叶景葵《述汉冶萍产生之历史》不应作为依据

第二十五章 千秋功罪

初版后记

增订本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苍凉的背影:张之洞与中国钢铁工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