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水延凯 主编;江立华 副主编
页数:333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72295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率先系统研究社会调查的著作。全书共五篇,分18章介绍了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学的关系,中西方社会调查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形成,并从社会调查的准备、形成、方案设计、标准制订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作为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调查方面的教材,作者的编写目的是为了继续、发扬中国古代社会调查、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中国共产党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逐步改变社会调查教学、研究领域西方社会研究方法“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推动社会调查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丰富和完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述严谨、文字简洁,在正确处理“马、中、西”“史、论、法”“实、史、虚”的基础上,力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调查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BSH016)成果。它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各专业、各级党校与各类干校有关课程的教材,又可以作为行政、企最单位调研人员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水延凯,武汉大学哲学系毕业,历任中共孝感地委党校教育科长、校长、党委书记、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社会学、社会调查。多年来活跃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发表研究成果100多部(篇)。其《社会调查教程》《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孝感卷》《中国社会调查简史》《“小马”改革之道》等书在全国多家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再版,发行量巨大,社会影响力颇深。
目录
第一章 社会调查与社会调查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调查
第三节 什么是社会调查学
第四节 为什么要学习社会调查学
第五节 如何学习社会调查学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
节 社会调查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古代的社会调查
第三节 近代的社会调查
第四节 现代的社会调查
第五节 中国社会调查的经验教训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理论
节 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原则和作风
第二篇 准备阶段
第四章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节 选择调查课题
第二节 进行初步探索、 提出研究假设
第三节 设计调查方案
第四节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第五节 实施调查的一般程序
第五章 社会调查的类型
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
第二节 普遍调查
第三节 典型调查
第四节 抽样调查
第六章 社会调查的指标
节 社会指标及其体系
第二节 社会测量及其方法
第三节 调查指标及其操作定义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
第三篇 调查阶段
第七章 实地观察法
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实施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
第八章 访问调查法
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
第三节 访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集体访谈及其实施
第五节 头脑风暴法与德尔菲法
第六节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
第九章 问卷调查法
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问卷结构及其设计
第三节 问卷主体的设计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第五节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
第十章 实验调查法
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
第三节 努力减少实验误差
第四节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
第十一章 文献调查法
节 文献和文献调查法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
第三节 信息的摘取
第四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
第十二章 遗存调查法
节 遗存和遗存调查法
第二节 遗存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遗存调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遗存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十三章 网络调查法
节 网络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网络调查的类型和方法
第三节 网络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 实施网络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对网络调查法的评价
第十四章 大数据调查法
节 大数据和大数据调查法
第二节 大数据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 大数据调查的技术和工具
第四节 实施大数据调查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对大数据调查法的评价
第四篇 研究阶段
第十五章 整理资料
节 整理资料的意义、 原则和类型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
第三节 数据资料的整理
第四节 问卷资料的整理
第十六章 统计分析
节 统计分析的目的、 程序和类型
第二节 单变量统计分析
第三节 双变量统计分析
第四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简介
第五节 计算机软件应用
第十七章 思维加工
节 思维加工概述
第二节 比较法和分类法
第三节 分析法和综合法
第四节 矛盾分析法
第五节 因果分析法
第六节 系统分析法
第七节 结构—功能分析法
第八节 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第五篇 总结阶段
第十八章 调查成果的报告和应用
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体例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评估与应用
第五节 其他调查成果的保存、 维护和利用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