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针刀治疗颈椎病

封面

作者:陈永亮[等]主编

页数:244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046947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针刀医学的基础理论与操作及颈椎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讲述, 共分为7章。开篇为针刀疗法的概述, 主要从针刀医学的发展简史、理论框架、内容及特点、操作方法、针感, 以及创新针刀理论八大学说等方面展开详细叙述, 尤其是针刀理论八大学说, 即纯针刀学说、针刀医学防治养学说、针刀医学触诊学说、针刀医学关键靶点学说、针刀医学控针三要学说、针刀医学三关定位学说、针刀医学补泻技法学说、针刀医学风控学说, 为本书的核心内容。然后, 对颈椎病的概念、分型诊断、鉴别诊断、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及要点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最后为常见颈椎病的针刀治疗及医案, 同时配以精美的图片, 用图解的方式展现了各种疾病的局部解剖结构, 以便医师临床操作治疗。

作者简介

陈永亮 男,主任中医师,专技三级,重庆市忠县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政协忠县第十五届常务委员,忠县红十字会兼职副会长,创“忠州纯针刀”培训。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 首届全国中医临床骨干人才。曾荣获第六届重庆市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劳模),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首批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好医生,2021 重庆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十佳专家工作室,第三届重庆市优秀青年中医,第三批重庆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忠县“十一五”“十二五”突出贡献科技奖,忠州英才,忠县名中医等称号。兼任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党的工作小组重庆牵头专家、针刀临床技术规范化建设工作组成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重庆学术部创会及现任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创会及现任主任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首批健康科普专家,重庆市首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忠县医学会针灸康复 / 疼痛专委会创会及现任主任委员。主持省部级重点针刀科研课题 10 余项,荣获重庆市医学会科技三等奖等各类科技奖 19 项;获国家实用新型针刀专利 2 项;参编专著 3 部,其中副主编 1 部;发表 CSCD 等论文 13 篇。 杨以平 女,硕士,疼痛学主治医师,副主任护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有着三十余年丰富的临床和管理经验,擅长针刀、疼痛康复、公共卫生、医院行政管理、党务管理等,是一名多学科、跨专业的全面型专业技术人员。曾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九龙坡区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因工作业绩突出,曾两次荣立“九龙坡区三等功”。兼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代医药卫生》期刊编委等。主持省市级、区级科研项目 5 项,参研GJ级、市、区级科研项目 4 项,获得重庆市医学会医学科技奖 1 项。独著或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CSCD 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10 余篇。 李 翔 男,主任中医师,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兼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主任、涪陵区疼痛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先后荣获第二批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涪陵区两级中医师带徒导师,重庆市优秀青年中医,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涪陵区拔尖人才,涪陵区名中医,李翔疼痛诊疗人才导师工作室导师,涪陵区健康巡讲专家,重庆市基层好医生,重庆市卫健委先进个人,涪陵区优秀医务工作者,涪陵区服务之星,涪陵区创新能手,涪陵区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疼痛分会委员,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重庆学术部执行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疼痛康复学组组长,重庆市针灸学会理事,重庆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涪陵区疼痛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 陈润林 男,主任中医师,重庆市武隆区中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政协武隆区第九届委员。曾荣获重庆市第三届优秀青年中医,重庆市第三届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导师,第二批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武隆区第一届名医工作室导师、武隆区优秀科技工作者,武隆区第四届、第五届疼痛科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市推拿按摩学会副会长,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重庆学术部执行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中医筋伤联盟常务理事。曾先后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北京光明骨伤医院等医院进修,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跟师学习,师从全国名中医、ZM筋伤专家郭剑华教授。擅长疼痛科、风湿科、针灸科、筋伤科疾病诊治,以及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疑难杂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4 项,主持完成区级科研课题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15 篇。

本书特色

1976年朱汉章先生发明了小针刀,可谓补前人之未备,启后学之新途!本书记录了针刀人的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不断丰富和完善了针刀医学理论体系,详解了19种颈椎病的解剖结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真实医案讨论。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 针刀医学概述

一、针刀医学发展简史

二、针刀医学的理论框架

三、针刀的持刀方法

四、针刀四步进针规程

五、常用针刀刀法

六、针刀手术的针感

七、针刀手术的手感

第 2 章 创新针刀理论八大学说

一、纯针刀学说

二、针刀医学防治养学说

三、针刀医学触诊学说

四、针刀医学关键靶点学说

五、针刀医学控针三要学说

六、针刀医学三关定位学说

七、针刀医学补泻技法学说

八、针刀医学风控学说

第 3 章 颈椎病概述

一、颈椎病的概念

二、颈椎病的分型诊断

三、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四、万病不治求颈椎

第 4 章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

一、中医经络、经筋理论

壹二、脊柱区带理论

三、慢性软组织劳损理论

四、电生理理论

五、肌肉起止点理论

六、力线理论

七、肌筋膜触发点理论

八、超声引导下的针刀精准治疗

第 5 章 针刀治疗颈椎病要点

一、针刀医学的整体观

二、针刀医学的辨证论治

三、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

四、如何识别和选择关键靶点

五、体表定位

六、颈椎横突的六种进针方法

七、适应证与禁忌证

八、风控措施

第 6 章 常见颈椎病的针刀治疗

一、帽状腱膜挛缩

二、枕后八肌劳损

三、斜方肌劳损

四、胸锁乳突肌劳损

五、项韧带劳损

六、头夹肌劳损

七、颈夹肌劳损

八、肩胛提肌劳损

九、菱形肌劳损

十、颈阔肌劳损

十一、颈椎小关节综合征

十二、颈椎间盘突出症

十三、脊髓型颈椎病

十四、颈源性眩晕

十五、颈源性头痛

十六、颈源性高血压

十七、颈源性交感神经炎

十八、颈源性神经根炎

十九、颈源性面瘫

第 7 章 针刀治疗颈椎病医案

一、帽状腱膜挛缩医案

二、寰枕后肌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医案

三、寰枢关节紊乱症伴枕神经痛医案

四、颈型颈椎病医案

五、颈型颈椎病伴肩胛上神经卡压症医案

六、项韧带劳损医案

七、上斜方肌劳损医案

八、胸锁乳突肌劳损医案

九、神经根型颈椎病医案

十、臂丛神经卡压综合征医案

十一、胸廓出口综合征医案

十二、上交叉综合征右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医案

十三、钩椎关节旋转移位型颈椎病医案

十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医案

十五、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

十六、混合型颈椎病医案

十七、头后大小直肌劳损医案

十八、头上下斜肌劳损医案

十九、颈源性头痛 / 高血压医案

二十、颈源性头晕医案

二十一、颈源性心律失常医案

二十二、颈源性心绞痛医案

二十三、颈源性过敏性鼻炎医案

二十四、颈源性面肌痉挛医案

二十五、颈源性面瘫医案

二十六、强直性脊柱炎医案

二十七、特发性震颤医案

二十八、颈椎间盘突出症医案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针刀治疗颈椎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