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丹
页数:27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0102343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根本任务在于,针对过去二十年间的中国农村减贫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农村减贫成效之间的关系探究,对公共政策供给水平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进行基本的测度,并据此为即将完成脱贫攻坚战的中国广大农村社会,在进一步发展中提供公共政策的类型和传导机制、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与水平以及效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国家在农村治理中的现代化能力和水平。针对这一任务,本书聚焦农村贫困,结合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在对公共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各省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和收入贫困减缓程度进行定量测度,并在对农村公共产品与减贫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种类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减贫效果的影响,并就贡献率进行排序和分析,探究政府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政策上的倾斜,确定最合理高效的资源投向和优先序,调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收入和购买力,实现农村减贫。同时,农村致贫的原因比较复杂,目前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本书在最后,针对这些农村致贫的特殊地区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且给出了针对性的减贫建议和意见。
作者简介
作者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就职于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201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展开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共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公共项目管理。在《中国软科学》、《光明日报》、《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独立撰写的学术专著《政府主导型的循环经济促进机制研究》于2009年由中国社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乡村振兴中治理现实基础
第二节 中国乡村振兴中治理问题瓶颈
第三节 中国乡村振兴中治理路径的探索
第一章 新时期中国农村协同治理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扶贫、公共产品与协同治理
第二节 新势力的形成与回归:乡村治理的新形势
第二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对传统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定方法的修订
第二节 区域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时空关系
第四节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中国农村产业扶贫中的协同治理
第一节 农村产业扶贫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与困境
第二节 农村产业扶贫中多元治理主体的演化博弈
第三节 农村产业扶贫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章 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中国农村协同治理困境
第一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收入减贫效应
第二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决策基础
第三节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典型案例——鲁西南地区“户户通”工程
第四节 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中国农村新型治理结构建议
第五章 回流精英对中国乡村治理的影响
第一节 农村回流精英发展现状及其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山西省XB镇为例
第二节 回流精英对乡村治理影响路径分析——以对山西省XB镇为例
第三节 回流精英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乡贤”的乡村治理路径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新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二节 现代乡村治理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
第三节 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稳定性作用的建议
第七章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博弈
第一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第二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仿真模拟及案例分析
第三节 基于协同治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