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马库斯布伦纳梅尔
页数:33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217417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冠疫情危机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当下发展模式的机会,冲击过后,我们的社会是会很快恢复,还是会留下永久的疤痕?最重要的是,如何重构社会,才能更有效地应对不可避免的严重冲击?本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在书中引入了韧性这一关键概念,并结合社会契约论和外部性等经济学理论,分析个人、机构、社会、宏观经济和国际秩序在面对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重大冲击时,如何保持韧性。该书为培育韧性提供了蓝本,为洞察和思考世界经济政治趋势打开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作者简介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Markus K. Brunnermeier),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爱德华兹·桑福德(Edwards S. Sanford)讲席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本德海姆金融中心主任,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美国金融学会副主席,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德国央行和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咨询委员会任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特别是泡沫、流动性、金融和货币价格稳定以及数字货币等。因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伯纳塞尔奖。曾出版《欧元的思想之争》等著作。
本书特色
当不确定性危机来袭时,个人、企业和社会该如何应对?
冲击之后,我们的社会会很快恢复,还是会留下永久的疤痕?
目录
引言
第一篇 韧性与社会
第一章 韧性及其近亲
第二章 韧性及社会契约
第二篇 遏制冲击:以新冠疫情为例
第三章 对疫情的行为反应和韧性错觉
第四章 信息、检测与追踪
第五章 沟通:管理人们的忧虑
第六章 疫苗在设计新常态中的作用
第三篇 宏观经济韧性
第七章 创新促进持久增长
第八章 疤痕效应
第九章 金融市场的锯齿状波动
第十章 高政府债务和低利率
第十一章 通胀锯齿
第十二章 不平等
第四篇 全球韧性
第十三章 新兴经济体的韧性挑战
第十四章 全球新秩序
第十五章 气候变化与韧性
第十六章 结论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