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生命精神(精装)

封面

作者:邓桂英著

页数:230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5692959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生命精神》通过古今中西比较的潜在视角,采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历时到共时的研究思路,并将学术问题的理论探析和学术史的基本勾勒相结合,宏观研究与个案分析相融合,对“生命精神”这一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文学研究理论话语的生成语境、思想来源、呈现形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对新时期以来生命精神相关的文学研究所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进行较为深入的学理性的审视和反思。

作者简介

  邓桂英(1980-),女,湖南湘乡人,博士,现为湖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主持完成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独撰或以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等核心刊物1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教材1本。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结构及思路

第一章 文学研究生命转向的发生语境
第一节 中国生命思想的传承与生命精神的历史积淀
第二节 西方生命哲学的传人与生命精神的现代自觉
一、西方现代生命哲学思想的中国之旅
二、中西生命思想的历史遇合与生命精神的现代自觉
第三节 时代的召唤与生命话语的回归
一、心理基础:社会大转型带来的个体生命意识复苏
二、理论前导:“文学是人学”的发展思路中的文学主体性问题探讨
三、创作基础:文学实践的生命书写与生命意识的演进

第二章 文学生命问题研究与生命精神的多向度探寻
第一节 古典文学生命问题的文本阐释与生命精神传统意蕴的发掘
一、古典文论生命精神传统的发掘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换
二、古典文学生命精神的当代阐发与传统生命精神形态的呈现
第二节 生命美学对感性生命的理论还原与生命精神现代内涵的激活
一、文艺学与美学研究的融合及生命美学理论建构研究概况
二、感性和个体的凸显与生命精神现代内涵的激活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研究与生命精神民族内质和世界因素的融合
一、现代新儒家文艺关学研究的突破与现代新儒家生命精神的发现
二、民族生命精神诉求的现代性表达与生命精神民族内质和世界因素的融合

第三章 生命内涵的多元取向与文学研究的当代发展
第一节 古典文学研究传统特色的生命阐发与文学研究的当代意识
第二节 生命美学现代意义的生命理解与文学研究的感性化趋向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民族本位的生命诠释与文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第四节 新时期前后文学研究中生命思想的嬗变
一、新时期以前生命研究学术传统的回溯
二、新时期前后文学研究中生命思想的嬗变

第四章 文学研究生命转向的审视与反思
第一节 生命哲学基础的贫弱和理论建构的西化
一、对西方生命哲学的依傍
二、呼唤具有全面意义的生命哲学
第二节 “生命”概念的泛化倾向
一、“生命”概念泛化之表现
二、“生命”概念泛化之原因
三、“生命”概念泛化之后果
四、“生命”概念泛化之应对与启示
结语

节选

  《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生命精神》:  (二)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生命精神的当代阐发研究概况  古典文学研究至关重要的一个目的便是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的深入解读,还原古代审美话语构建的本初语境,引导国人进一步接触本民族文学经典的基本内质,深刻了解本国文化与文学传统的精神要义,为中国文论现代话语转换和中西文论平等对话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广阔平台。正如前章所述,表现生命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基本属性和根本特征。所以,三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贯穿弥漫着无穷不息的生命精神,深具人的生命精神特质。因此从生命精神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无疑是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艺术的鲜明特征及其根本规律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至关重要的途径。故而不少文学研究者提倡应从生命精神的角度透视古代文学艺术,以对其根本精神和本质规律作切中肯綮的把握。古典文学领域的生命精神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新时期以来,从生命精神的角度观照和阐释古典文学者实不乏其人。有的侧重于发生论、创作论方向,探寻其孕育和生成过程,阐释创作者的生命意识及其审美价值观念;有的侧重于审美鉴赏方向,置身于文本世界,阐释文本世界所蕴含的生命精神,重构作家生命世界感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而通过文学文本体验生命、理解生命;有的侧重于系统论、生态学方向,揭示其生命与生态的关联。各有收获,但其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阐释都归属和指向对生命精神的张扬。  从学术界已有的相关著述来看,目前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对生命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对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生命精神的当代阐发。而在对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生命精神的当代阐发中有关中国古代作家的生命意识或古代文学作品“生命”主题的研究正呈现日渐增多的趋势。钱志熙的专著《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以史为线索,对唐代以前文学的生命问题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刘向斌的专著《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重点探讨了西汉赋的生命主题问题。王凤霞的《先秦两汉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陈婉的《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兼及死亡意识》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命意识表现做了宏观的观照和阐述。其他有关庄子、屈原以及李白、杜甫等唐宋诸诗人等的生命观与生命意识研究和《诗经》、古诗十九首、《世说新语》、元杂剧等的生命主题的研究个案皆不胜枚举。诸如钱志熙的《论中的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王鼐的《的生命境界与生命主题》,田劲松的《的生命入学主题》,何蓓、高庆珍的《建安诗歌的生命主题》,许晓晴的《论的生命意象与主题》,易思平的《论风骚生命主题差异之成因》,孙晓梅的《论陶渊明诗文生命主题的表现形式》何颖、田劲松的《试论生命主题的艺术表现》,刘兴林的《司马迁的生命意识与悲剧精神》,王卫东、赵兰芳的《死亡意识与艺术活动》,何蓓的《陶渊明诗歌的生命主题》,陈雪萍的《中国古代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徐柏青的《从诗看陶渊明的生命价值观》等等。  (三)古典文学研究对生命精神传统意蕴的发掘——以《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为例  古典文学领域的生命问题研究比较集中地出现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世纪交替之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便是钱志熙的专著《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笔者在此即以钱志熙的《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中的生命问题研究为例,对新时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生命精神传统意蕴的发掘作出阐析。  钱志熙在诗歌史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命问题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已有五部专著连续问世:《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汉魏乐府的音乐和诗》《活法为诗》和《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其中《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是从生命角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著作。该书从生命意识这一角度切入反观中国古典文学,将历时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第一次对上至神话时代下至南北朝的唐代以前的中国文学中的生命问题和唐以前的生命观念的建构过程与发展史做了清晰的勾勒与系统、全面的研究。论述中,既有哲学、社会学、文艺学、美学、史学、文化人类学理论运用为支撑的跨学科的尝试,更有古今学者的相关论述为佐证,理论基础坚实,论证比较科学而富有逻辑。论著在古典文学生命问题研究上有着丰厚的创获,为读者开拓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的阅读视角,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学术内涵,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种突破和超越,推动了中国文学研究学界对古典文学的生命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中的生命精神(精装)》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