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封面

作者:郑希付 罗品超

页数:35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3003067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简要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课题研究、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评估、个别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策划、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内容。在新版修订中,注重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近期新文件和近期新研究成果的呈现,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典型案例的更新,进一步提高了教材的应用性和适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郑希付,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部副部长,心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最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主要研究方向是临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出版专著、译著10多部,在国外刊物以及国内权威刊物《心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罗品超,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心理学会员工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术部副部长,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研究院学生生涯规划与专业指导研究所副所长。主持第一最和省部级项目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咨询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出版编著10多部,在国外SCI/S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四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规范

第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架构与工作评价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三节 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
第四节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第五节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维护

第三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三节 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四节 课题立项、开题与结题

第四章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评估

第一节 心理测验与心理评估
第二节 学业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三节 情绪和人格问题评估
第四节 常见精神问题评估
第五节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第五章 学校个别心理辅导

第一节 会谈技术
第二节 认知行为疗法的干预技术
第三节 积极心理疗法的干预技术
第四节 个别心理辅导案例

第六章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

第一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准备
第二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
第四节 团体心理辅导实例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第八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策划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策划
第三节 心理主题班会的策划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周)的策划
第五节 校园心理剧的策划

第九章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第一节 学校心理危机概述
第二节 学生常见心理危机类型与识别
第三节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
第四节 学校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节选

1945年,美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成立。1954年,美国心理学会在纽约召开长达9天的塞耶大会。在此次会议上,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作用,需要接受的训练和认证等问题得到充分讨论。塞耶大会奠定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基础。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美国,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国防教育法》,指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特殊班”因材施教,同时在大学不断增设心理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到1964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扩展到美国的小学,1965年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已达3万人。此时,美国虽然在学校设立有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门诊,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只是放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1969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学会正式成立。1978年,美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与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讨论合作事宜,并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召开了两次合作性会议,即春山会议和奥林匹亚会议,共同讨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这次合作标志着学校心理学组织在美国逐渐走向成熟,并带来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美国的长足发展和进步。1992年,美国中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中学心理教师协会。美国人事与辅导协会在1953年吸收美国学校咨询协会的基础上,于1993年更名为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除了学术组织为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外,美国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也致力于探究、治疗、预防心理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这两个由美国联邦政府主管的官方机构也为全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后者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2000年3月,美国白宫首次召开有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会议。随后,美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司法部下属的10多个部门,于当年9月联合举行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大型讨论会。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与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于10月围绕青少年精神药理学展开专题研讨。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美国卫生部于2001年正式出台《儿童心理健康国家行动议程》,这标志着美国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国家级战略基本成型。该议程认为,美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已不容回避,现在已经到了将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列为需要政府认真考虑的议题的时候了。美国将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列为急需解决的国家级优先课题,并着手制订相应对策。美国政府和国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所给予的关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在美国教育系统的定位中,学校咨询师受雇于中小学,在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咨询师通过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满足学生在学业、职业和个人/社会发展方面的需求。在制度设置上,学校咨询师是教育团队的重要成员,在涉及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问题上起到“领导”作用。学校咨询师工作的愿景,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定义其未来,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学校咨询师遵循美国学校咨询师协会制定的职业规范和其他适用于咨询师的道德伦理和专业标准。学校咨询师通过结构化课程、个人辅导计划等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专业服务。其工作以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具体内容包括:制定学生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结构化课程教学,短程心理咨询,转介支持,围绕学生问题与家长、教师、管理人员开展合作,维护学生权益,分析学生问题和需求数据。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已逐渐发展为和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以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并列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四大职业心理学之一。目前,学校心理学家是美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群体,形成了一支为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专业队伍。据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协会统计,2016—2017学年,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已达111278人,师生比为1:455,但尚未达到推荐的1 : 250的师生比要求。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