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迈向全球城市的密钥: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历史研究

封面

作者:姜卫红

页数:399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22

ISBN:97871002045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迈向全球城市的密钥: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历史研究》主要从近代全球化发展这一视角,回顾与梳理上海不同历史时期品牌发展以及品牌经济的成因。上海品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像一面多棱镜,生动地折射出上海的城市发展史,近代中国革命史、现代化经济发展史、工商业发展史和企业发展史,同时展现了中国民族企业家的群像,两者互为印证。对于当下我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推进品牌经济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及上海如何更好地打响“四大品牌”、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迈向全球优秀城市,《迈向全球城市的密钥: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历史研究》也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姜卫红,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执行主任,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兼长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创始秘书长,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咨询专家,兼任上海市多个政府部门专家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第一第一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出版的专著有《站在新的文明起点上》《迈向全球城市的密钥》《品牌:深刻地改变一切》《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等,并担任《中国品牌经济与知识产权研究》《上海品牌发展报告(2010/2011)》《上海品牌发展报告(2012)》等书主编。

本书特色

(长)回顾与梳理从清末到现今,上海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发展历程,以及品牌经济的成因,对于当下我国如何推进品牌经济发展,上海如何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短)回顾上海品牌经济的发展历程,提出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战略方向。

目录

第一编 晚清
第一章 优质与诚信
第一节 地理变化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产业发展与品牌兴起
第二章 孕育与起步
第一节 时代嬗变与制度的双重性
第二节 产业发展及其品牌

第二编 民国
第三章 突破与探索
第一节 民族工商业与民族情怀
第二节 产业发展及其品牌
第四章 抗争与发展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品牌中心
第二节 产业发展及其品牌

第三编 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与自强
第一节 国家制度建设与城市重新定位
第二节 产业发展及其品牌
第六章 改革开放:自主与转型
第一节 市场化与经济制度转型
第二节 产业发展及其品牌
第七章 拥抱世界:构建全球品牌高地
第一节 政府规划与政策支持并行
第二节 品牌建设成效日益显著
第三节 品牌建设的专业服务能力
第四节 区域功能品牌发展迅速
第五节 产业发展及其品牌

第四编 现实与展望
第八章 上海品牌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一节 上海品牌文化的示范性
第二节 上海品牌文化的精神内涵
第九章 上海品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第一节 上海品牌经济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品牌经济建设对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上海品牌对GDP的贡献测算
……

附录

节选

  《迈向全球城市的密钥: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历史研究》:  商务印书馆(1897年)。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出版界的巨擘,主要品牌为商字牌图书和印刷品。它以开启民智、昌明教育为己任,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双子星”。它于1897年,由几位中等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夏瑞芳、鲍咸昌、鲍咸恩和高凤池等合作创立,他们曾先后在外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北华捷报》等报社当排字工,有着一定经验。刚创办的商务印书馆,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印制商务活动用品,但随着夏瑞芳到日本考察印刷出版业回国后,受日本印刷业启发,他们把原先在教会学校内使用的英语课本翻译为中英文对照本,广受欢迎,旋即编印了我国近代第一本科学画报——《格致新报》。1900年,它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典》,再次广受教育界和文化界欢迎。之后,它以出版教科书为特色,到清宣统三年(1911),即清政府垮台之际出齐了各年级、各学科课本共357种801册,完成了连清政府都无法办到的大型文化工程。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它创造了诸多第一,例如第一个采用珂罗版印刷技术,研制出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第一部大型古代汉语辞典-《辞源》,等等。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商务印书馆的总务处、编译所、印刷总厂和东方图书馆毁于日军战火。抗日战争前夕,它撤退到重庆等大后方,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1954年,它从上海迁往首都北京。1958年以来,调整出版范围,以编译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学术著作,编纂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以及研究著作、教材、普及读物等为主。  上海阜丰面粉厂(1900年)。1900年,孙多鑫、孙多森兄弟看到洋面粉深受市场欢迎,遂联手创立上海阜丰面粉厂,系我国近代面粉工业第一家机制面粉厂,同时向清政府商务部申请了老车商标,为自己的面粉品牌。其生产设备购自美商爱立斯机器厂生产的先进全套面粉加工机械设备,系当时我国第一套进口制粉设备。因国内无人会操作,孙氏兄弟不仅以重金,而且专门盖了一幢洋房,聘请机器生产操作技师美国人冯马来到公司指导生产,并培养相关技术人员。这在当时民营企业中极其罕见,由此可见孙氏兄弟的经济实力之雄厚。  孙氏兄弟来自安徽寿县,他们的家庭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有“孙半城”之称。孙家祖代为官,他们的祖父曾是光绪帝老师,外祖父是李鸿章的大哥。父亲孙传越,为太学生,江苏候补道、记名道,南京洋务局总办,诰授资政大夫。有这样的官方背景,他们在实业界发展一帆风顺。商务部还给予政策优惠,免去部分厘金。对于这一部分厘金,他们让利给消费者,以增强竞争力。他们特意在商标左右两旁,印制两行文字:“商部批准,概免税厘。”事实上,市场并不买账。创办第一年,孙氏兄弟由于不善经营,产品积压,亏损严重。第二年,通过大做广告,增加市场知名度与美誉度,老车牌面粉一下子打开市场,不仅扭亏为盈,而且获利甚丰。加之提倡国货,孙氏兄弟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天遂人愿,老车牌面粉很快成为国内面粉第一名牌,阜丰面粉厂也因此一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面粉生产企业。为了与时俱进,孙氏兄弟决定更换商标,原先手推车图案显得土气、落后,他们选择了先进的自行车图案为商标,并向农商部商标局进行了商标申请,但在消费者这里,还是习惯地称之为老车牌。  上海阜丰面粉厂依仗自行车牌面粉征战杀伐,在1916年,兼并了陆维墉创办的长丰面粉厂,将其炮车牌面粉品牌收归麾下。面对国内面粉业另一巨头,即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的福新面粉厂的兵船牌面粉,在竞争中他们谁也不向谁示弱。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上海阜丰面粉厂与福新面粉厂合二为一,为公私合营上海阜丰福新面粉厂。不久在此基础上成立上海面粉厂,上海阜新面粉厂与上海福新面粉厂由此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行车牌、炮车牌、兵船牌等面粉品牌也从此从市场上退出。要知道兵船牌面粉是民国时第一个登记注册的商标。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迈向全球城市的密钥:上海品牌经济发展历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373853.html